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李秀成的命令下达。
     三路大军围攻淮军的营垒,结果在淮军的洋枪大炮面前,损失惨重。
     硝烟弥漫中,李秀成望着远处被炮火撕碎的旗帜与倒下的士兵,咬牙低吼。
     “洋枪如雷,炮火似雨,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拿血肉填火海!”
     身旁将领急劝:“王爷,再攻下去恐全军覆没啊!”
     李秀成攥紧缰绳,眼中血丝密布:“传令!撤军!所有部队退守许墅关!”
     他转头望向淮军营垒的方向,愤然道:“李鸿章这厮借洋人利器,破了咱的包抄之计,天父降下的战术竟被这铁疙瘩碾成齑粉……此战之败,非兵不利,乃器不如人啊!”
     随后深吸一口气,声音沉如磐石:“但天国未亡!许墅关坚如铁壁,且看淮军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撤!敲鼓!令全军速退!”
     紧接着许墅关传来猛烈的敲鼓声,如惊雷滚过战场。
     外面的太平军知道这是“撤退”的信号,残存的将士们互相搀扶,蜂拥着往许墅关退去,每一步都踏在血泊与焦土之上。
     太平军狼狈退却之后,战场上顿时沦为一片血色炼狱。
     漫山遍野的尸骸堆积如山,残肢断臂散落如秋叶,鲜血浸透焦土,蜿蜒成一道道暗红的溪流。
     轻伤跟随大部队逃到了浒墅关。
     至于几千名重伤员或蜷缩于沟壑,或瘫倒在路旁,呻吟声此起彼伏,如万千冤魂呜咽。
     这些伤员有的还能强忍痛楚,踉跄跟随撤退队伍爬向许墅关。
     彻底重伤者却只能躺在原地,眼睁睁望着同伴远去,喉间挤出断续的哀嚎:“救……救俺一命啊天父!……疼煞俺了!”
     他们或捂腹滚颤,或断腿抽搐,绝望的呼救声撕扯着残存的生机。
     淮军打扫战场时,铁靴踏过血肉泥泞,竟无一丝怜悯。
     只见一名淮军小卒提着染血长矛,冷眼扫过地上的太平军伤员,嘴角勾起嗜血的狞笑:“兔崽子们,这会儿倒叫唤得欢!”
     言罢,猛地将矛尖刺入一名伤员胸口。
     那太平军小兵瞳孔骤缩,鲜血喷溅如泉,嘶哑哭嚎:“军爷饶命!俺……俺家尚有老母幼子,求您留条活路!”
     可长矛却如毒蟒般反复搅动,拔出时带出一串血淋淋的内脏碎片,再狠狠扎向咽喉。
     小兵脖颈抽搐,气声渐弱,最终只剩手指抠着泥土,颤抖如风中残烛。
     不远处,另一淮军士兵更将长矛贯穿两名叠压的伤员,狂笑道:“省得挨个儿戳!看你们这窝囊样,也配称天兵?”
     血雾喷溅中,哀嚎与求饶此起彼伏:“大爷行行好!俺投降!……别扎了,俺没气了!……”
     可长矛依旧如暴雨般落下,直至每一具躯体不再颤动,唯余遍地血洼与抽搐的残躯,在暮色中凝固成地狱的图腾。
     李鸿章策马立于战场高处,俯视着遍野的太平军尸骸,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唯有冷冽如冰的寒光。
     他缓缓摘下军帽,任由夜风卷起脑后的辫子,望着那些被长矛贯穿、鲜血浸透的躯体,嘴角竟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身后淮军悍将刘铭传低声请示:“大人,这些逆贼尸首该如何处置?”
     李鸿章头也不回,声音沉如玄铁:“抛入乱葬坑,浇上火油焚尽。留着只会滋生瘟疫,徒耗粮草。”
     刘铭传领命退下。
     李鸿章忽然喃喃自语,似在回应心中某种无形的诘问:“对敌人的怜悯,便是对自己的残忍。当年在安徽,我亲眼看着乡民被长毛剥皮示众,孩童被挑在矛尖嬉戏……若当日心慈手软,今日躺在这焦土上的,便是淮军了。”
     他攥紧马鞭,鞭柄上的铜

第363章 撤退浒墅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