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康王汪安钧此言一出,洞中众人面面相觑,恰似那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躁不安。
     郜永宽拈须沉吟,忽而仰天叹道:“唉!如今这世道,真个是‘树倒猢狲散,各寻门路去了!”
     话音未落,张师爷亦捻须附和,摇头晃脑道:“王爷所言极是!近日听闻侍王李世贤在浙江暗中与左宗棠眉来眼去,连那忠王李秀成也遣心腹与洋人勾勾搭搭,生怕天京城破时无处可逃。咱若再死守这‘漏船,岂不成了那‘傻子扛石磨——自讨苦吃?”
     张文祥闻言,亦忍不住插嘴:“可不是嘛!前日还听说有个叫什么赖文光的,竟带着人马投了清妖,摇身一变,竟成了‘剿匪义军的统领,这世道,真真叫人‘哭笑不得!”
     (其实都是胡咧咧,吓唬郜永宽的)
     (李仕贤和左宗棠打的火热,李秀成的五个女婿之一有个洋人,至于赖文光投降清廷八竿子打不着!)
     曹二虎虽未言语,却频频点头,目光如炬,紧盯郜永宽,只待他决断。
     郜永宽环顾众人,见个个面有忧色,心下早已动摇,却仍强作镇定,拍案道。
     “罢了!罢了!既诸位皆言此路可行,那便依李鸿章所言,暗中联络忠勇之士,伺机行事。”
     “只是须得‘灯下黑,人不知鬼不觉,莫教忠王那厮嗅了风声,坏了大事!”
     言罢,众人齐声应诺,洞中烛火摇曳,映得众人脸上阴晴不定,恰似那乱世浮沉,人心难测。
     曹二虎与张文祥见那郜永宽、汪安钧二人铁了心要投诚,便如得了“圣旨”般,脚底抹油,原路奔回。
     待至李鸿章帐前,二人将洞中密谈一五一十禀报,直听得李中堂眉开眼笑,抚掌连呼:“妙哉!妙哉!枪炮打不破的城墙,倒被这‘挖墙脚的计策撬开了一道缝!”
     言罢,目光转向一旁马新贻(庞青云),捻须笑道:“马大人,你这两位兄弟端的了得!端的了得!”
     “非但探得虚实,更如‘泥鳅钻洞般毫发无损,实乃我淮军之福啊!”
     马新贻躬身谦逊,心中却如“吃了蜜枣”,口中只道:“大人过誉,皆是大人运筹帷幄之功。”
     李鸿章摆手大笑,复又正色道:“不过这‘穿针引线的差事,还得劳烦你这两位兄弟多跑几趟。”
     “须得将郜、汪二人的‘价码摸个通透——他们若想要那总兵之位,或是金银田地,咱且记下,日后再与诸位大人从长计议,看这‘买卖划不划算!”
     说罢,帐中诸将皆会心而笑。
     “哦!对了,大人。”
     “我们在突破太平军堑壕时,在堑壕里发现了西北人。”
     李鸿章眉梢微挑,搁下毛笔:“西北人?你确认无误?”
     “回大人!”
     曹二虎抹了把汗,嗓音沙哑,“我亲耳听见他们用陕甘土话喊号子。”
     “西北人无外乎以老派回军为主体的革命军和各路新派回军——绝非江南口音的长毛贼!”
     帐内气氛骤然紧绷。
     李鸿章踱步至沙盘前,指尖划过苏州城外的沟壑模型:“西北回匪素来盘踞陕甘,怎会千里迢迢窜至苏州?莫不是……”
     “怕是与长毛勾结了!”
     曹二虎啐了一口,唾沫星子溅在甲胄上,“那些长毛挖的堑壕跟迷宫似的,外头还埋着地雷!”
     “若不是这些回匪出主意,就凭长毛那帮泥腿子,哪能弄出这般洋景?”
     李鸿章踱步至沙盘前,目光如炬,凝视着模型中纵横交错的堑壕

第376章 回人的主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