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雨柱眉头微蹙,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30%?就算你能把这30%都拿到手,那又如何?大东电报局依然掌握着绝对控股权。
而且,你以为他们会眼睁睁看着你大肆收购而无动于衷?一旦你动作稍大,触及他们的警戒线,他们必然会启动反收购措施,抬高股价、设置障碍、甚至寻求白骑士救援。
到时候,你不仅可能功亏一篑,还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何晓转过身,脸上露出一抹成竹在胸的微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打破常规的狡黠。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只盯着港城这一隅之地呢?爸,这次是全球性的股灾!风暴席卷的不仅仅是美丽坚和港城,英吉利本土同样深陷泥潭,哀鸿遍野。
伦敦金融城的蓝筹股们,股价也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下掉。”
他走回沙发前,目光灼灼地看着父亲:“我的计划是,双管齐下,釜底抽薪!一方面,在港城股市,我们低调、快速、分批地吸纳市场上流通的港城电讯股份,尽可能接近那30%的份额。
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一步,我们同步在伦敦股市,趁着股灾恐慌、股价低迷之际,大量收购大东电报局的股份!大东电报局作为港城电讯的母公司,我们一旦成为它的大股东之一,甚至是有影响力的股东,就能通过间接持股的方式,实质性地增加我们在港城电讯的话语权。”
何晓的声音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两边的持股相加,我有把握将我们在港城电讯的实际权益提升到足以触发强制要约收购的门槛——30%以上!一旦达到这个比例,根据港城的《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我们就拥有了法律赋予的权利,可以要求改组董事局,甚至发起全面收购!这就叫‘围魏救赵,或者说,直接端掉他们的老巢!”
何雨柱夹着雪茄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浓浓的赞赏。
他确实没想到,儿子不仅看到了港城电讯的股权漏洞,更将目光投向了远在伦敦的母公司,利用全球股灾这个百年难遇的契机,构思出如此大胆而精妙的“上下其手”策略。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购,而是一场跨越两大金融中心的立体作战。
“好!好一个釜底抽薪!”何雨柱忍不住赞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这盘棋下得够大,也够险!利用股灾抄底伦敦母公司,再结合港城本地的收购,形成合力,逼迫对方就范。
这个思路,确实跳出了常规的框架。”
然而,赞赏过后,何雨柱的思绪又转到了另一个关键点。
“那么,那些地产商们手里的港城电讯股份呢?你刚才说,事后会给他们机会回购?只是为了让他们在股灾时拿出资金救市?晓儿,这不像你的风格。
你费这么大劲,甚至不惜欠下人情让他们割肉,就为了这点短期利益?我不信。
”何雨柱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儿子的心思。
他太了解何晓了,这个儿子做事向来深谋远虑,布局长远。
何晓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爸,您果然了解我。
让他们拿出资金救市,稳定市场信心,避免恐慌蔓延,这确实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能说服他们的理由。
但这只是第一步,或者说,是一个‘敲门砖。”
他坐回沙发,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重大的秘密:“这些股份,我真正的打算,是转手卖给龙国官方。”
“卖给龙国?”何雨柱微微一怔,随即眼神猛地亮了起来,他似乎捕捉到了儿子更深层次的意图。
“对!”何晓肯定地点点头,语气变得郑重,“回归大局已定,这是历史的必然。
龙国官方要在港城顺利行使主权,确保繁荣稳定,仅仅依靠政治层面的安排是不够的。
经济命脉,尤其是像电讯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行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散落在地产商手中的港城电讯股份,汇聚起来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我打算将它们打包,以一个合理的、甚至带有象征意义的价格,出售给龙国官方指定的机构。”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样一来,龙国官方就能顺理成章地在港城电讯的董事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不仅仅是一个董事席位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一种存在感、一种监督力。
未来,港城电讯的重大决策、战略方向、乃至涉及国家安全层面的考量,龙国官方都能拥有知情权和发言权。
这比我们私人财团持有这些股份,意义要深远得多。
而且,这也算是我们何家,为港城的平稳过渡和未来繁荣,尽一份心力。”
何雨柱沉默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让辛辣醇厚的烟雾在肺腑间流转。
他看着儿子,心中感慨万千。
这小子,不仅商业手腕高超,政治嗅觉也如此敏锐!这哪里是简单的商业收购?这分明是在为未来的权力格局提前布局,给那些习惯了自由放任的港城华商们,尤其是那些可能心思活络的地产大亨们,套上了一个无形的“紧箍咒”。
龙国官方成为他们重要资产的间接持有者,并在董事局拥有席位,这意味着他们公司的一举一动,重大投资、资金流向、甚至人事变动,都将置于一个更高层面的注视之下。
这“五指山”,落得巧妙,落得让人无法抗拒,却又在规则之内。
“好小子……你这招,真是……”何雨柱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最终化作一声复杂的叹息和赞许的点头。
“心思缜密,眼光长远。
看来,港城电讯这步棋,你是志在必得,且已想好了后续的落子。
那么,”他话锋再次转向另一个更艰巨的目标,“收购怡合置地,你又是怎么打算的?这可不是港城电讯,怡合洋行这块骨头,比大东电报局更难啃!”
喜欢。
第323章 港城商业格局的风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