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2章 身体的极限,精神的极限[2/2页]

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 爱吃不变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在汇丰看来,不仅是商业上的“背叛”,更是对其金融霸主地位赤裸裸的羞辱和挑衅!储户的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何晓此举,无异于在汇丰的金融版图上公然“挖墙脚”,而且是在最基础的、最广泛的零售业务层面!
     “既然何晓先翻脸,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汇丰董事局内,这样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旧怨新仇交织,现实威胁迫在眉睫,汇丰终于撕下了最后一丝矜持,决心联合其他英资,利用李超人这把“刀”,彻底遏制甚至击垮何晓和娄氏集团!
     面对英资财团的公然宣战,何晓的回应同样强硬而直接。
     他不再有任何顾忌,在股市正面战场与李超人联军鏖战的同时,暗中祭出了一招狠辣的“釜底抽薪”之计——他利用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庞大影响力以及与友好银行的紧密关系,开始大规模、高效率地从汇丰银行体系内抽离存款!
     同时,指挥旗下关联企业,将存在汇丰的巨额结算资金、备用金等,通过各种合规渠道,加速转移至渣打、东亚、中银等银行。
     这一招,直接打击汇丰的流动性核心,削弱其持续输血给李超人的能力!
     港股战场,战况空前惨烈。
     恒指在巨量资金的推动下剧烈震荡,个股更是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多空拉锯战。
     李超人联军凭借汇丰提供的近乎无限量的弹药,初期确实气势如虹,一度将何晓旗下的部分重仓股股价打压至危险区域。
     然而,何晓的韧性远超他们的想象。
     娄氏集团本身资金实力就深不可测,加上何晓通过全球布局调集的资金、以及友好银行的鼎力支持,其资金池仿佛深不见底。
     无论李超人联军砸下多少卖盘,何晓总能组织起强有力的买盘承接,甚至能瞅准时机发动凌厉反击,将股价重新拉回。
     半个月!这场高强度的金融绞杀战仅仅持续了半个月,李超人和汇丰方面就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汇丰虽然财大气粗,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眼看着投入股市的资金如同泥牛入海,不仅未能击溃对手,反而被对方不断消耗,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这种看不到尽头的消耗,让汇丰董事局内部开始出现分歧和动摇。
     持续输血,何时是个头?最终胜算几何?
     李超人的处境则更为艰难。
     汇丰提供的贷款利息固然很低,但架不住借款的基数实在太大!上千亿港元的贷款,即使年化利率只有几个点,半个月产生的利息也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更要命的是,这半个月的鏖战下来,他投入战场的资金,在股价的剧烈波动、交易费用以及被对手精准狙击的多重损耗下,其账面浮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他旗下长江实业集团两年的净利润总和!这不仅仅是“亏钱”那么简单,更是对其商业帝国根基的严重动摇。
     除了金钱的消耗,另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瓶颈开始显现——人才与精力的极限!
     现代金融战争,尤其是如此高强度的股票、期货多空大战,绝非仅靠资金堆砌就能取胜。
     它需要一支极其专业、高度协同、精力充沛的精英团队。
     操盘手需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快速、准确地执行交易指令;分析师需要实时监控海量数据,解读政策动向、公司公告、市场传闻,评估其对股价的潜在影响;
     基金经理和策略师需要根据战场态势,不断调整作战计划,制定攻守策略……每一笔交易背后,都是巨量资金的博弈;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数亿乃至数十亿的盈亏。
     这种持续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对精神、体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其残酷的考验。
     那种长时间紧盯屏幕、处理海量信息所带来的脑力疲惫感,足以让最坚韧的人崩溃。
     何晓对此早有预见。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持久金融战尤其是他谋划中的倭国大行动,他未雨绸缪,在过去几年里投入重金,打造了一支规模庞大、梯队分明、训练有素的金融作战团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支团队的核心成员来自全球顶尖投行和对冲基金,辅以大量本土培养的精英。
     此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高强度对抗,何晓的“轮换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将数百人的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实行三班倒甚至四班倒,确保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时间,始终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
     反观李超人联军一方,虽然也拥有顶尖的专业人才,但其团队规模显然无法与何晓的“集团军”相比。
     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有效的轮换机制。
     为了应对何晓团队24小时不间断的攻势,李超人的核心操盘团队不得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半个月下来,这些精英们已是人困马乏,眼中布满血丝,反应速度和精神集中度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而维持这样一支高强度作战团队的成本本身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何晓在听取每日战报时,冷静地分析着对手的状态:“我们的人已经轮换了两次甚至三次,对方的核心团队似乎还在硬撑。
     不得不承认,汇丰和李超人手下确实有顶尖的专业人才。
     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是人,就总会有极限。
     身体的极限,精神的极限。
     我们只需要保持节奏,持续施压。”
     就在这战局胶着、双方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刻,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访客,敲响了何晓位于娄氏集团总部顶层的办公室大门。
     “笃…笃…笃…”
     敲门声沉稳而富有节奏,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的从容。
     何晓从巨大的市场走势图前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这个时间点,谁会不经预约直接来访?而且听这敲门声,来者身份显然非同一般。
     “请进。
     ”何晓的声音平静无波。
     厚重的红木大门被缓缓推开。
    喜欢。
  

第332章 身体的极限,精神的极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