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子郑继承君位,就是卫成公。卫成公继承了卫文公的仁德施政,让利于民的好政策。人民欢欣鼓舞,国家安定团结。
卫成公三年,晋国想从卫国借道救援宋国,成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没有同意晋国借道。晋国便改道向南渡过黄河,救了宋国。晋文公要扩充军力,却想在卫国征兵,卫国大夫元咺要答应晋国,但卫成公坚决不答应,说:“这是卫国主权,没的商量。”
大夫元咺已投降晋国,率人攻打卫成公,卫成公逃亡国外。卫成公逃到陈国后,并未一蹶不振。他一边暗中联络卫国国内仍忠于自己的势力,一边观察着局势的变化。
晋文公因早年逃亡路过卫国,当时的卫国君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一直耿耿于怀。上次晋文公要救宋国,向卫国借道,卫成公也不答应。想在卫国扩充兵源,卫成公也不允许。卫国的强硬态度,令晋文公恼羞成怒,竟联合诸侯之军一同讨伐卫国。并把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
而元咺则趁机立了公子瑕为卫君。然而,元咺虽得晋国支持,却在国内不得人心。他平日里骄横跋扈,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对其怨声载道。卫成公得知这一情况后,秘密派遣心腹潜入卫国,在民间散布元咺的恶行。一时间,卫国国内群情激愤。
不久,晋文公突然患病,病情日益加重。晋国忙于应对君主的病情,无暇顾及卫国之事。卫成公向周天子请求协助回国与晋文公盟会。晋国表面上答应周天子的请求。暗地里派人想用毒酒药死卫成公。
卫成公买通了周王室下毒的人,让他少下些毒,得以活命。不久周王再次向晋文公求情,晋文公最终答应了周王,卫成公才得以返回卫国。
卫成公率领亲信杀回卫国。那些被元咺欺压的百姓纷纷响应,里应外合,一举击败了元咺的势力,杀死了元咺。公子瑕见大势已去,仓皇出逃。卫成公重新登上了君位。重新掌权的卫成公并未因之前的波折而心生怨恨、大肆报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施仁政的决心。
他深知百姓的力量,于是进一步推行让利于民的政策,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同时,他着手整顿朝纲,罢免了那些阿谀奉承、贪污腐败的官员,选拔贤能之士进入朝堂。
在外交上,卫成公明白与晋国的关系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僵化。他派遣使者带着厚礼前往晋国,向晋文公表达歉意与修好之意。晋文公见卫成公态度诚恳,且如今卫国局势已稳,便接受了卫成公的求和。
从此,卫国与晋国恢复了邦交,边境重归安宁。在卫成公的治理下,卫国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在动荡的春秋乱世中站稳了脚跟,卫成公也成为了一位被后世敬仰的贤君。
卫成公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位三十五年,把卫国治理得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卫成
第257章 杀宁喜献公复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