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8章 吴国灭范蠡隐退[1/2页]

话说史记 鸣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越国打败了吴国,勾践总算出了一口恶气,本想灭了吴国,但战败的吴国仍有很强的军事力量,要灭吴国,越国也得损失惨重。于是,范蠡提议同意与吴国讲和,双方各自撤兵。
     又过了四年,越国养精蓄锐,粮草充足。士兵跃跃欲试,都想灭吴而立军功。而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死于与齐、晋的争战中。范蠡说:“现在可以消灭吴国了。”
     越王勾践率精兵强将讨伐吴国。越军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兵临吴国都城之下。吴王夫差惊慌失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可此时吴国已无可用之将,无可用之兵,大臣们也都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勾践在城外摆开阵势,派使者进城劝降。夫差犹豫不决,他想起昔日的辉煌,实在不愿就此投降。夫差决定与越国决一死战,便选精壮之士,施以重赏。胜败在此一战,夫差亲自督战。吴国打开城门,吴军奋勇向前,杀声四起,冲向越国的军队。
     越军见吴军杀到阵前,双方展开激战,越军立功心切,吴军奋勇当先,从早晨战到中午,双方互有死伤,阵前堆满尸体。因越军实在太强大,吴军渐渐的失去信心,退回都城,加紧防守,不再出战。
     吴王夫差这时才后悔当年没有听信伍子胥的话,但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现在兵无强兵,将无良将,吴王夫差忧心忡忡。
     越军将吴国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围而不打,一困就是三年,吴国内无粮草,处无救兵,城内粮草逐渐耗尽,百姓怨声载道。越军又把吴王夫差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夫差已无路可走。
     吴王夫差只剩一条路了,就是投降,吴王夫差派公孙雄脱去上衣,赤膊跪着前行,向越王请求讲和说:“寡君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意,从前曾在会稽得罪了您,如今夫差不敢违背您的命令,如果您能撤军回国,夫差愿像当年在会稽山时一样,对您称臣纳贡。”
     公孙雄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哀求。勾践听后,心中有些动摇,毕竟夫差曾有恩于他,且越国若接受讲和,也能避免更多伤亡。范蠡看出勾践的犹豫,上前说道:“大王,当年会稽之耻您可曾忘记?如今上天将吴国赐予越国,若不趁机灭掉了吴国,日后必留祸患。”
     勾践听了范蠡的话,神色有些为难说:“我想听从你的建议,但我对他的使者感到不忍心,难以开口。”
     范蠡鸣鼓进军说:“君王已把越国政务委托给我,吴国使者赶快离开,否则对你不客气。”
     公孙雄伤心的哭着走了,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告诉吴王说:“我把你安置到甬东,给你千户人家,也可以衣食无忧。”
     夫差推辞说:“我已经老了,不能侍奉您了。”
     说完便自杀了,临死前以手掩面哭着说道:“我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啊!”
     越王安葬了夫差,杀死了太宰嚭。
   

第268章 吴国灭范蠡隐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