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5章 影视不尽如意[1/2页]

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 半生伴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旭今天没打算去别去的地方,把不相干的应酬全都推掉了,他要去看看这几部片子究竟怎么样,虽然说设备是自己提供的,拍出来也是彩色有声的,但电影不是看技术的,技术只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真正吸引人的还是电影的内容,是电影的剧情,刘旭也从后世拿过来不少适合这个时代的剧本,包括电视剧。而这次拍摄的成片就有不少是根据刘旭提供的剧本。
     刘旭之所以没有用后世现成的电影、电视剧过来,是因为看上的不定是哪个年代的,时间轴可以横跨四、五十年,电影里出现的东西没办法解释,还是根据剧情重新拍摄吧。
     这样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出什么的。刘旭比较重视这块儿是因为电影和电视剧的传播要比其他方式更为直观,影响力也更大。
     早晨吃完饭后,刘旭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了一会儿文件后就带着周泽洋朝着文化公司而去。
     他是直接来到了影视剧公司的,现在这个公司就占了整整一栋高层,里边目前分为三个分公司,欧米影视分公司,毛熊分公司和东大分公司。
     毛熊分公司成立的最晚,这还是毛熊那位慈父提出合作后,赫鲁晓夫为刘旭送过来一整个团队,才让这个分公司顺利搭建起来。
     这次一共来了三位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格里高利丘赫莱依三位。
     其他编剧、演员等等工作人员来了三十多人。
     这些人刚开始还不怎么想来,都是通过命令硬压着过来的,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一直以来人云亦云之下,东大的形象就是贫穷的,来了这里不挨饿就是好的。
     可到了以后他们才发现,这完全就是两个极端,这里的生活要比他们在毛熊时好了太多。想买什么都有,干什么都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这里就像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地方。
     那些从鹰酱过来的同行们也并没有对他们有什么看法,相反,大家还是能非常容易的交流的。
     只不过他们来的太晚,目前还没有任何成品拍摄出来呢。
     他可没有80、90年代港岛电影的速度,20天左右就能拍一部片子。由于使用的设备不一样,这段时间光学习、适应设备就用了不少时间。
     刘旭是直接来到欧米分公司的,这里还是查理卓别林在负责,他拍的第一个片子正是《纽约之王》这是他对在鹰酱遭受不公正的一次大胆反击。
     这部片子本来是在57年流亡瑞士后才拍的,第一次在鹰酱播放已经到了七十年代了,但是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就毫不犹豫的拍了出来。
     这部片子辛辣地讽刺了鹰酱的政治迫害、商业电视文化的浅薄、消费主义、核恐慌等等一系列这个年代独有的社会现象。
     刘旭看着成片还是非常高兴的,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可算看到回报了。刘旭给拿出来的剧本不少,都是体现反战、平等,表现人性良知和唤醒真善美这一类型的题材。
     比如《纽伦堡的审判》影片远超了对战争罪的简单指控,深入探讨了普通人在制度邪恶面前的责任、良知与妥协,是对全人类的人性拷问。
     《奇爱博士》库布里克经典的黑色幽默讽刺片。通过一个荒诞的“核战末日”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冷战思维、军方僵化和核恐惧,是反战电影

第315章 影视不尽如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