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她那双比星辰还要明亮的眼睛,声音低沉而又温柔。
“是。”
“朕很坏。”
“可这江山,是朕的。”
“你,也是朕的。”
宁白露的脸,微微一红,眼中,却泛起了动人的水光。
她凑到他的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呢喃。
“那怎么办呢?”
“你好坏。”
“我好爱。”
……
京城西郊,尘土飞扬。
数万名工匠与民夫,如同巨大的蚁群,在一片广阔的工地上忙碌着。
这里,曾是前朝的皇家猎苑,如今,一座象征着大玥未来的宏伟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
稷下学宫。
皇帝的旨意,比最快的驿马跑得还快,早已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大部分的宫殿楼阁,还只停留在图纸与地基之上。
唯独在整个工地的正中央,一座巨大无比的,由上等金丝楠木搭建而成的圆形高台,已经完工。
此台,名曰“论道坛”。
它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思想的血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王顺安那阴柔却又清晰无比的声音,在论道坛前,压过了数万工匠的嘈杂。
他手捧一卷明黄的圣旨,身后,是数百名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玄镜司缇骑,肃杀之气,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前来围观的百姓、商贾、游学士子,黑压压的一片,全都屏住了呼吸。
“朕惟,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此四者,乃国之根本,亦是朕之夙愿。”
“然,大道三千,歧路亡羊。一家之言,岂能尽天下之妙?一派之学,焉能解万民之忧?”
“故,朕于此,重建稷下学宫,复太祖百家争鸣之盛景!”
王顺安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自今日起,于此论道坛,开‘稷下月旦评!”
“凡我大玥子民,无论出身,无论派别,儒、墨、道、法、名、兵、农、杂、阴阳,皆可登台!”
“所论之道,上至国策,下至民生,百无禁忌!”
轰!
人群,彻底炸了!
百无禁忌!
这四个字,像是一道滚雷,劈开了所有人思想的枷锁!
喜欢。
第275章 百家争鸣再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