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名利的李泌便借机隐居嵩山修道。
在长安期间,李泌曾任东宫属官,为太子李亨出谋划策,被视为左膀右臂。自他隐居后,李亨如失臂助,时常不知所措。
如今这位智囊归来,太子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坐,上坐,请上坐!”李亨紧紧握住李泌的手,亲自扶他入座。
他仔细端详着李泌,笑道:“你可算是回来了,我可是千盼万盼啊。”言语间满是欣喜。
“这几年过得可好?”李亨关切询问。
“托太子的福,一切安好。有吃有喝,还能求仙问道,人生之乐,莫过于此。”李泌素好道术,心怀平常,不喜与人相争。
正是这般淡泊的性情,让他在仕途中多次放弃铲除政敌的机会。直到晚年推脱不过,才出任丞相。
“殿下似有心事?”李泌话锋一转,敏锐地问道。
“哪有的事?我欢喜还来不及呢。”李亨连忙否认。
“殿下欢颜中带着忧色,眉头微蹙,岂能无事?”李泌笑着点破。
“高!实在是高!数年不见,你这本事越发精进了!”李亨竖起大拇指,“原本还想考考你,看来是多此一举。我确有两事难决,还请为我谋划。”
“太子有事尽管吩咐,我一定知无不言。”李泌微微颔首。
李亨将面见父皇的经过细细道来。他对李泌极为信任,毫无保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李泌起身行礼。
李亨眉头微蹙,不解道:“喜从何来?”
“殿下可知陛下为何与您如此交心?”李泌自问自答,“这是因为陛下已正式确认您为大唐储君,未来的皇帝。只要殿下谨守臣道,尽孝尽忠,就再无人能动摇您的地位。从今往后,殿下便可一飞冲天了。”
太子之位未必能稳坐帝位,自古废立之事屡见不鲜,这正是李亨最担忧的。
“呵呵!”李亨隐约猜到父皇用意,经李泌确认后更是安心,发出舒畅的笑声,又问:“那李乾封赏一事,父皇为何要奇功薄赏?”
“陛下英明!”李泌朝皇宫方向拱手施礼,“陛下的帝王之道已臻化境。这是在保护李乾啊。”
“保护李乾?”李亨更加不解,眉头紧锁。
“正是如此,陛下这是在用心良苦地保护李乾。”李泌郑重颔首,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若陛下赏及于功,封李乾二品爵位,那他必然活不过三十岁。”
“此话怎讲?哪有封赏反而害人的道理?”李亨震惊地猛然起身,满脸难以置信。
“对旁人或许不会,但对李乾却另当别论。”李泌扳着手指细细分析,“只因李乾太过年轻,今年才二十三岁。二十三岁的二品高爵,莫说在大唐,就是纵观华夏历史也闻所未闻。”
“漫漫人生,李乾若活到六十岁,还有三十七年光阴。以他的才干,这三十七年间必能再立新功。单说即将进行的大食之战,若由李乾统兵灭掉大食,届时该如何封赏?若现在封他二品高爵,届时只能晋为一品。一旦位列一品,便再无晋升余地,而李乾还不到三十岁。殿下您说,到那时李乾是不是该杀?”
“这......”李亨面露震惊,这事他确实未曾想过。
李泌说得在理。若李乾未及三十便获一品高爵,届时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杀身之祸便在所难免。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多因功高震主却无爵可封。秦杀商鞅,汉诛韩信,皆是如此下场。
喜欢。
第289章 智囊解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