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1章 新声[2/2页]

逍遥紫衣侯 沙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使者愣了,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答案。苏牧又道:“至于河西三郡,那里住着十万大华百姓,朕不能把他们交给别人。但你们的牛羊可以来边境交易,关税全免,如何?”
     使者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他来之前,准备了一肚子威胁的话,却被这温和的条件堵了回去。
     当晚,使者带着五千担粮食的借条离开了长安。苏牧站在城楼上,看着他们的队伍消失在夜色里,周平的密信刚送到:“黑风口已布防,农官队明日出发。”
     三皇子抱着他的腿,指着天上的星星:“父皇,李叔叔和陆叔叔是不是在看咱们?”
     “是。”苏牧抬头,星河璀璨,像撒了一地的谷子,“他们在说,今年的收成真好。”
     十日后,漠北传来消息,大月氏可汗接受了条件,还送来了十匹良马作为谢礼。苏牧让人把马分给国子监的学子,教他们识马、养马——他说,年轻人不仅要会读书,还得会骑马,知道江山有多大。
     初冬第一场雪落时,忠烈祠的香火比往常更旺。百姓们提着新米、新布来祭拜,有人在李玄甲的牌位前放了把长枪,枪杆上缠着红绸;有人给陆安的牌位摆了束野菊花,是豆花姑娘亲手种的。
     苏牧站在祠堂中央,看着满室烟火,突然明白李玄甲死前那句“守得住百姓,才算守住江山”的意思。所谓帝王,不是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而是看着酸枣糕摊从巷口开到大街,看着豆花姑娘从村姑变成博士,看着孩子们在学堂里大声读书,看着漠北的使者收起了刀,学着用锄头。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屋檐,覆盖了牌坊,却盖不住祠堂里的暖意。三皇子拿着扫帚,学着大人的样子清扫积雪,小脸冻得通红,却笑得格外灿烂。苏牧接过他手里的扫帚,一起清扫着,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的声响,像极了雁门关的风,却不再凛冽,反而带着点温柔。
     长安的雪总比别处来得沉,一夜之间就把朱雀大街铺成了绵白糖似的,连宫墙的棱角都变得圆滚滚的。苏牧披着狐裘站在含元殿前,看三皇子和几个小太监堆雪人,孩子手里攥着根胡萝卜,踮着脚想给雪人安鼻子,却“啪嗒”摔在雪地里,溅起一片雪雾,引得周围人都笑起来。
     “陛下,漠北送来了贺礼。”内侍捧着个檀木盒子上前,盒盖打开时,寒气混着异香飘出来——是块足有拳头大的羊脂玉,玉里嵌着几缕金丝,在雪光下像流动的星河。“大月氏可汗说,这是雪山深处的‘融魂玉,能安神。”
     苏牧指尖刚触到玉面,就听殿后传来喧哗。转头一看,是鸿胪寺卿跑得气喘吁吁:“陛下!不好了,西域商队在玉门关被扣了,说是带了‘禁品,守关校尉不肯放行吗!”
     “禁品?”苏牧皱眉,将玉递给身后的宫女,“查清楚是什么了吗?”
     “说是……说是二十车苜蓿种子。”鸿胪寺卿抹着汗,“校尉说西域人想把异域草种带进关,怕是会坏了中原的庄稼,死活不让过。”
     苏牧往暖阁走时,靴底踩在雪上咯吱响:“备车,去玉门关。”
     三皇子从雪地里爬起来,拍着身上的雪追上来:“父皇带我去!我能认出哪些是好种子!”他去年跟着农官学过辨认谷种,此刻正得意,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带你去可以,”苏牧弯腰替他拍掉斗篷上的雪,“但到了地方得听指挥,不许乱摸东西。”
     玉门关外的风裹着雪粒,打在脸上像小刀子。守关校尉见圣驾亲临,慌忙跪在雪地里:“陛下,这些苜蓿是西域的野草,要是在咱们这儿疯长,田埂都会被撑裂的!”
     商队首领是个高鼻深目的胡人,急得满脸通红,手里举着袋种子比划:“陛下!这不是野草!它能喂牛羊,还能肥田!在我们那儿,田里种过苜蓿,第二年种麦子能多收三成!”
     苏牧接过种子袋,倒出一把在掌心。褐色的小颗粒圆滚滚的,混着雪粒硌着手心。他想起去年在雁门关见过的荒地,若是种上这草,既能养牛羊,又能改土壤,倒是两全其美。
     “让他们入关。”苏牧将种子放回袋里,“把苜蓿种子分给边军和农户,教他们在荒坡上试种。”他看向校尉,“派人跟着商队,学怎么侍弄这草。出了问题,朕担着。”
     胡人首领激动得连连鞠躬,从骆驼上解下个羊皮袋,倒出几颗紫红的果子:“陛下尝尝这个!这是西域的葡萄,甜得很!”
     三皇子凑过去闻了闻,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父皇,咱们能种这个吗?”
     “当然能。”苏牧擦去孩子鼻尖的雪粒,“让商队留些枝条,开春咱们在御花园试种,等结果了,让御膳房给你做葡萄糕。”
     关楼的炭火盆上煨着罐热茶,苏牧掀开盖子时,水汽裹着茶香漫出来。他看着窗外纷飞的雪,突然想起李玄甲——去年这个时候,那家伙还在关楼里跟他赌酒,说要在玉门关外种满桃树,等春天开花时比谁的箭法准,射落的花瓣多谁就赢。如今桃树苗该破土了,人却不在了。
     “把那片荒坡划出来,建个‘百草原。”苏牧对校尉道,“种上苜蓿、葡萄、还有李将军生前想种的桃树。每种植物旁边立块碑,写上是谁带来的,怎么种。”
     校尉愣了愣,突然红了眼眶:“是!末将这就去办!”
     回程时,马车里暖烘烘的。三皇子抱着个热水袋,歪在苏牧怀里打盹,嘴里还嘟囔着“葡萄糕”。苏牧掀起车帘,看玉门关的雪渐渐远了,关楼的影子在雪雾里缩成个小黑点。风卷着雪掠过车顶,像有人在轻轻哼着漠北的调子。
     他想起刚才商队首领说的话:“陛下,其实我们可汗一开始也不相信中原会收苜蓿,是说……是说长安的皇帝连雁门关的石头都认得名字,肯定懂种子的好。”
     苏牧低头笑了笑,替三皇子紧了紧斗篷。车窗外,雪地里留下两道长长的车辙,像给大地系了条银带子,一直延伸到天边,和云层里漏下的光融在一起。
     到了长安城外的皇庄时,农官正带着农户扫雪。见圣驾来了,都放下扫帚跪迎。苏牧扶起个白胡子老农:“张老爹,去年教你们的堆肥法子管用不?”
     老农笑得露出豁牙:“管用!管用!您看那猪圈旁边的肥堆,开春撒到麦田里,保准比去年多打两石粮!”他指着远处的大棚,“里面的青菜都冒绿芽了,等过了年就能摘,到时候给陛下送些尝尝!”
     苏牧跟着他往大棚走,棉帘一掀开,暖烘烘的气浪裹着菜香扑过来。绿油油的青菜挤挤挨挨的,叶子上还挂着水珠,比外面的雪看着更让人欢喜。三皇子挣脱苏牧的手,跑到畦边指着小萝卜:“父皇你看!这个红通通的像小灯笼!”
     “那是心里美萝卜。”苏牧走过去,轻轻拔起一棵,泥土簌簌落在畦里,“等熟了,给你做凉拌萝卜丝。”
    喜欢。
  

第441章 新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