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高阳关城外,草色刚漫过马蹄,风里裹着新翻泥土的腥气。杨延昭勒住缰绳,胯下的“踏雪”打了个响鼻,喷得前蹄边的野花颤了颤。慕容雪侧坐在马后,胳膊轻轻环着他的腰,发梢扫过他的颈侧,痒得他忍不住笑:“再晃下去,咱们俩都要从马背上摔下去了。”
“谁让你骑这么快!”慕容雪嗔怪着,手指却悄悄收紧了些,“你看那边,周信和王超又在跟士兵们抢着射箭,上次输了麦饼还没认账呢。”
杨延昭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校场里闹成一团。周信光着膀子,手里攥着弓箭,嚷嚷着“这次要是再输,我把我那把祖传的腰刀给你”;王超叼着根草,眯着眼瞄准箭靶,嘴里还不忘损他:“拉倒吧,你那腰刀除了切肉快,砍辽兵都嫌钝,我才不要。”
两人正看得乐,远处突然来了一队骑兵,尘土飞扬的,看旗帜是并州方向来的。杨延昭心里一动——杨延浦之前说要派人来送并州的防务文书,难不成是有急事?
没等多久,骑兵就到了近前。领头的是杨延浦的副将赵虎,他翻身下马,跑得满头大汗,怀里还揣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一见到杨延昭就喊:“将军!不好了!杨将军让我给您送急信,辽军那边又有新动静了!”
杨延昭心里一紧,接过赵虎递来的信,展开一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慕容雪凑过来,见信上写着“辽圣宗派耶律烈为使,称愿与大宋议和,约定下月在幽州城外的十里坡会面,还说要杨将军亲自去”,不由得也慌了:“议和?辽军之前打了那么多次败仗,怎么突然要议和了?会不会是陷阱?”
“肯定是陷阱!”赵虎在旁边急得直跺脚,“杨将军说了,耶律烈那小子一肚子坏水,上次在汴梁城外想骗您的《杨家兵法》没成,这次说不定是想把您骗去幽州,然后趁机抓您!”
杨延昭没说话,手指轻轻敲着马鞍。他想起上次和耶律烈交手的场景,那家伙眼里的贪婪和狠辣,可不是真心想议和的样子。可要是不答应,辽军说不定又会来犯,高阳关刚恢复元气,士兵们也需要休养,实在经不起再一场大战了。
“走,回营!”杨延昭勒转马头,“把周信、王超还有岳父都叫到中军帐,咱们好好商议商议。”
回到中军帐,杨延昭把信递给众人看。周信刚看完就拍了桌子:“什么玩意儿!耶律烈那小子的话能信?上次他说三年不犯大宋,结果转头就带辽军来攻高阳关,这次肯定是想把将军骗去幽州,然后瓮中捉鳖!”
王超也跟着点头:“就是!将军,您可不能去!要去也得我去,我皮糙肉厚的,就算被抓了,也能跟他们拼几下!”
慕容远摸着胡子,沉思了一会儿:“话是这么说,可要是咱们不答应议和,辽军就有借口再次来犯。现在高阳关虽然恢复了些元气,但兵力还是不足,要是辽军联合西夏一起来,咱们恐怕很难抵挡。而且汴梁那边,赵恒肯定也想早点结束战事,要是咱们拒绝议和,他说不定又会怪罪下来。”
慕容雪握着杨延昭的手,眼里满是担忧:“延昭,我觉得岳父说得有道理,可耶律烈太狡猾了,你要是去了,我实在不放心。要不……要不咱们派个人假扮你去?”
“不行。”杨延昭摇了摇头,“耶律烈见过我,假扮肯定会被识破,到时候反而会让辽军抓住把柄,说咱们没有议和的诚意。而且议和这种事,必须得有足够分量的人去,不然辽军也不会相信。”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我决定了,去幽州。不过咱们得做好万全准备,周信,你率领一万士兵,在幽州城外的黑松林埋伏,要是我这边有动静,你就立刻率军冲出来接应。王超,你留在高阳关,加强防务,防止辽军趁机偷袭。岳父,你负责管理粮草和药品,确保后方供应充足。雪儿,你……”
“我跟你一起去!”慕容雪立刻打断他,眼神坚定,“我会武功,还懂医术,要是遇到危险,我能帮你。而且我也想看看,耶律烈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不行!”杨延昭想都没想就拒绝,“幽州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去冒险。你留在高阳关,帮岳父打理伤兵营,等我回来。”
“我不留在高阳关!”慕容雪的眼眶红了,“上次你去汴梁,我就天天担心,这次你去幽州,比去汴梁还危险,我怎么能安心留在高阳关?延昭,咱们说好的,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一起面对,你不能说话不算数!”
周信和王超在旁边看着,也跟着劝:“将军,慕容姑娘说得对,她跟着去,也能有个照应。而且慕容姑娘武功不弱,要是真遇到危险,说不定还能帮上大忙。”
慕容远也点了点头:“延昭,雪儿说得有道理,让她跟着你,我也能放心些。你们俩一起去,互相有个照应,也好让我们安心。”
杨延昭看着慕容雪坚定的眼神,心里又暖又急。他知道慕容雪说得对,可让她去涉险,他实在放心不下。可他也知道,要是不让她去,她肯定会一直担心,甚至可能偷偷跟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我带你去。”杨延昭终于松了口,“但你必须答应我,到了幽州,一切都要听我的,不能擅自行动。要是遇到危险,你要先保护好自己,不能逞能。”
慕容雪立刻破涕为笑,用力点头:“我答应你!我一定听你的,不擅自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周信带着一万士兵,提前去了幽州城外的黑松林埋伏,还在沿途设置了不少信号点,只要杨延昭那边发出信号,他就能立刻率军接应。王超则在高阳关加强了防务,不仅加固了城墙,还在城外多挖了几道壕沟,埋了不少火药,防止辽军趁机偷袭。
慕容雪也没闲着,她收拾了一个小包袱,里面装了些常用的草药、绷带,还有一把短剑——那是杨延昭送给她的,说是能辟邪。她还特意跟慕容远学了几招新的防身术,确保自己在遇到危险时能保护好自己,也能帮上杨延昭的忙。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杨延昭正在中军帐里检查地图,慕容雪端着一碗鸡汤走了进来:“延昭,快喝碗鸡汤,补补身子。明天就要出发了,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杨延昭接过鸡汤,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他看着慕容雪,突然把她拉进怀里:“雪儿,这次去幽州,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要是……要是真的遇到什么不测,你一定要先逃走,别管我。”
慕容雪用力摇头,眼泪掉了下来:“我不逃!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延昭,咱们说好的,要一起守着高阳关,一起看草原上的野花,你不能丢下我。”
杨延昭紧紧抱着她,心里满是愧疚:“对不起,雪儿,让你跟着我受苦了。等这次回来,我一定好好陪你,再也不让你担心了。”
“我不怕受苦。”慕容雪靠在杨延昭的怀里,轻声说,“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再苦再难我都不怕。”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带着慕容雪,还有五百精锐士兵,骑着马,朝着幽州的方向出发。王超和慕容远亲自在城门口送行,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心里满是担忧。
“爹,您说延昭他们这次能平安回来吗?”王超忍不住问。
慕容远叹了口气:“希望他们能平安回来吧。延昭是个有勇有谋的孩子,雪儿也很聪明,他们一定会没事的。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守好高阳关,等着他们回来。”
王超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好高阳关,等将军和慕容姑娘回来,绝不能让他们失望。
杨延昭一行人行军速度很快,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到了幽州城外的十里坡附近。他们在离十里坡不远的一个小镇上住了下来,打算先观察一下辽军的动向,再决定要不要去十里坡议和。
小镇上的百姓大多是大宋人,只是因为靠近幽州,经常受到辽军的骚扰,生活得很不容易。看到杨延昭他们穿着宋军的盔甲,百姓们都很热情,纷纷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还给他们送来了食物和水。
一个姓刘的老汉,拉着杨延昭的手,哽咽着说:“将军,您可来了!辽军经常来咱们镇上抢东西,还杀了不少人,咱们早就盼着宋军能来救咱们了!您这次来,是不是要打辽军,把他们赶回老家去?”
杨延昭握着刘老汉的手,心里满是愧疚:“老人家,对不起,让你们受苦了。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和辽军议和,希望能让边境太平下来,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议和?”刘老汉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将军,辽军的话不能信啊!他们上次也说要议和,结果议和刚结束,就又来抢咱们的东西,杀咱们的人。您可不能相信他们!”
慕容雪也跟着说:“老人家,我们知道辽军狡猾,这次来,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不会让他们得逞的。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让边境太平下来,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刘老汉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期盼:“好,好!将军,姑娘,你们都是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尽管开口,咱们镇上的百姓都会帮忙的。”
接下来的几天,杨延昭派人去十里坡附近打探辽军的动向。探马回来报告说,辽军在十里坡附近布置了不少兵力,还搭建了不少帐篷,看起来像是真的要议和,但也像是在埋伏。
“将军,辽军肯定是在埋伏!”一个探马说,“我看到他们的帐篷里藏了不少士兵,还在十里坡周围的树林里埋了不少陷阱,显然是想等咱们去了,就把咱们包围起来。”
杨延昭皱着眉头,心里更加确定,耶律烈这次议和肯定没安好心。他想了想,对慕容雪说:“雪儿,明天去十里坡议和,你就留在镇上,不要跟我一起去。要是我那边有动静,你就立刻派人去黑松林,通知周信率军接应。”
“我不留在镇上!”慕容雪立刻反对,“我要跟你一起去!要是你遇到危险,我能帮你。而且我留在镇上,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会担心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雪儿,听话!”杨延昭严肃地说,“这次去十里坡,肯定很危险,我不能让你去冒险。你留在镇上,不仅能帮我传递消息,还能保护镇上的百姓。要是辽军发现咱们有防备,说不定会来镇上捣乱,你留在镇上,也能应对突发情况。”
慕容雪知道杨延昭说得对,可她还是放心不下。她想了想,说:“好,我留在镇上。但你一定要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要是你出了什么事,我……我也活不下去了。”
杨延昭握住她的手,郑重地说:“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平安回来。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带着五十名精锐士兵,骑着马,朝着十里坡的方向出发。慕容雪站在镇口,看着他的背影,眼里满是担忧,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才转身去安排镇上的防务。
十里坡上,耶律烈早就带着一群辽兵在等着了。他穿着一身华丽的盔甲,手里拿着一把大刀,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显然是胜券在握。
看到杨延昭来了,耶律烈笑着迎了上去:“杨将军,别来无恙啊!上次在汴梁城外,没能拿到《杨家兵法》,这次咱们又见面了,真是缘分啊!”
杨延昭冷冷地看着他:“耶律烈,废话少说!你这次约我来议和,到底想干什么?要是你没诚意,就赶紧说,别浪费时间。”
“杨将军还是这么急性子。”耶律烈笑着说,“我这次约你来,是真心想议和。咱们两国打了这么多年,死伤了不少人,百姓们也苦不堪言。我觉得,咱们应该停战,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你觉得怎么样?”
“你真的想停战?”杨延昭皱着眉头,显然不相信他的话。
“当然是真的!”耶律烈拍着胸脯说,“我耶律烈说话算话!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咱们两国就立刻停战,永不再战。”
“什么条件?”杨延昭警惕地问。
耶律烈笑着说:“很简单,只要你把《杨家兵法》交出来,再让大宋割让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给辽国,咱们两国就立刻停战,永不再战。而且我还可以保证,以后辽国绝不会再犯大宋边境,还会和大宋通商,让两国百姓都能受益。”
“你做梦!”杨延昭怒喝一声,“《杨家兵法》是我杨家世代相传的心血,是守护大宋的根本,我绝不会交给你!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是大宋的土地,是无数大宋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也绝不会割让给你!耶律烈,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就是想趁议和的机会,骗取《杨家兵法》,占领大宋的土地!我告诉你,你休想得逞!”
耶律烈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阴狠:“杨延昭,别给脸不要脸!我好言好语跟你议和,你却不识抬举!既然你不肯交《杨家兵法》,不肯割让土地,那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来人啊,给我把杨延昭抓起来!”
随着耶律烈一声令下,周围的树林里突然冲出大批辽兵,朝着杨延昭他们包围过来。杨延昭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杀!”
五十名精锐士兵立刻拔出刀枪,跟着杨延昭,朝着辽兵杀去。杨延昭手持长枪,左劈右砍,辽兵纷纷倒地。可辽兵太多了,很快就把他们包围了起来。
“杨延昭,你已经无路可退了!赶紧投降吧!”耶律烈在旁边大喊,“只要你投降,把《杨家兵法》交出来,我还能饶你不死,让你在辽国当大官!”
“我呸!”杨延昭啐了一口,“我杨延昭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向你们这些辽狗投降!弟兄们,跟他们拼了!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士兵们齐声呐喊,跟着杨延昭,朝着辽兵猛杀猛砍。可辽兵太多了,他们渐渐体力不支,不少士兵都受伤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周信!他率领一万士兵,朝着十里坡杀来!
“将军,我们来救你了!”周信大喊着,手持大刀,朝着辽兵猛砍。
辽兵没料到会有援军赶来,顿时乱了阵脚。杨延昭趁机率领士兵们,朝着周信的方向杀去。两军汇合后,士气大振,朝着辽兵猛杀猛砍。
耶律烈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杨延昭,你竟然早有准备!好,这次算你厉害,咱们下次再算账!”说完,他率领辽兵,转身就跑。
杨延昭和周信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率领士兵们在后追杀,又杀了不少辽兵,缴获了很多武器和战马。
一直追到幽州城下,杨延昭才下令停止追击。他看着幽州城的城楼,心里暗暗发誓:耶律烈,你给我等着,下次我一定要攻破幽州城,把你抓起来,为死去的大宋将士和百姓报仇!
回到小镇,慕容雪看到杨延昭平安回来,激动得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延昭,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还以为你出事了!”
杨延昭紧紧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对不起,雪儿,让你担心了。我回来了,没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信也笑着说:“慕容姑娘,你放心,将军福大命大,肯定不会有事的。这次咱们不仅打退了辽军,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和战马,算是大获全胜了!”
慕容雪点了点头,擦干眼泪,笑着说:“太好了!延昭,周将军,你们都辛苦了,我已经让百姓们准备了饭菜,咱们快进去吃饭吧。”
大家跟着慕容雪,走进
第10章 草原盟约藏猫腻,汴梁传旨起疑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