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一十三章 怎么会这样[1/2页]

风起宁古塔 浪子边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前打大夏的时候,大统也没有忘记发展,是因为形势远没有到那么危机的时刻。
     现在却不行了,连国都都要不保了,此时还不征兵,更待何时?
     第三,就是派人联系了正在蜀州的二皇子陈金虎,让他不要管那边的事情了,带兵回防苏州,这个大统最为富庶之地。
     还有第四,第五,分别与大夏和越国和谈。
     为的就是止刀兵,然后抽出全部的实力与北统军一战。
     要说陈金龙的做法并不算错,只是时机不对。
     就在他刚派出礼部大员,前往各国商量停战事情的时候,完颜邪带着六万多胡骑来到了攻伐徽州的战场之上。
     胡骑不愧是天下强军。
     对付秦军,他们不是对手。但打起大统军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与大夏军配合之下,短短时间内,连克数城,最终,硬是以快打快,靠着雷霆之势攻下了徽州的首治之地合合郡。
     这还不算完,一路又攻下了淮远城、怀池城,向着除城而来。
     一旦拿下了陈城,接着就是岳城,然后就可入苏州地境了呀。
     原本南统军只有需要守住武阳城便可,现在西面又来了危险,如此两面夹击之下,杭都危矣。
     此时,统武帝已经清醒了过来,只因受了刺激,现在还只能躺在床上。
     陈金龙来见了父皇,说出了如今的局势。最终父子一商议,做出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那就是放弃杭都,放弃整个苏州,撤到易守难攻的禹州去。
     死守,很可能会连老本都要搭在这里。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如退上一步,退到禹州,将更有利于接下来的防守。
     只是在退走之前,需要把苏州的好东西都带到禹州。
     只要有钱有粮,以后要多少军队凑不出来呢?
     南统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开始主动退缩。
     天庆六年六月,南统在夏胡联军、统宣联军的逼视下,放弃了国都杭都城,退向禹州。
     同月,越军借势占领了整个赣州。
     至此,原本强大的大统,管治五州之地,现如今只是占领一个禹州,苟延残喘。
     中原大战的形势是一变再变,差点亮瞎了贾平安的双眼。
     以前,他就听说过合纵连横这个词。
     按书上记载,能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是如何的说服他国短暂的联合到一起,借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初看,感觉很精彩。
     可待后来年纪大了、阅历获得了增长之后在看,感觉那么乱呢?
     这分明就是大家为了目的,在互相算计的一个过程而已。
     总而言之,就是各自为了目标,今天联盟,明天背叛罢了。
     那时自己看了还感觉到是有些夸张了,一个国家呀,政令怎能如此的修改,还要不要规矩了?
     可是今天一看,贾平安这才发现,自己还是太保守了。
     看看吧,宣国先与大统联盟,然后又背叛了南统,加入了北统。
     大统呢,与齐国、越国宣和大凉分别联盟过,又分别被他们给背叛过。
     齐国呢,先与大夏联盟,甚至还是人家帮他立的国。随后也投降了大统。
     越国呢,一样先与大统联盟,关键的时候,捅了人家一刀子。
     还有大凉,一会与大夏好,一会与大统好的。
     对了,还有一个大夏呢。
     先是举世皆敌,最后找了贾平安这么一个盟友。等形势好了之后,现在又开始算计贾平安,算计着离间秦王与冯大勇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曾经的胡骑是敌人,现在又是盟友了。
     看看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乱字。
     便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也不外如是。
     所谓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被这些人玩得是炉火纯青呀。
     看透了事实之后,贾平安决定不和他们玩了,自己玩自己的,借机占更多的地盘才是真。至于谁想和自己联盟,听一听也就是了。
     还是先忙自己的事情,把甘州与银州的地盘稳固了,在看看是不是有机会拿下蜀州。
     只是贾平安没有想东进之意,但大夏却惦记上了他,想要把他给灭了。
     宋轶文一直留在晋州,按他回报的消息所说,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一粒粮食由晋州运送到古州。
     从北地三州送来的所有粮草,都被冯大勇以扩军的名义给留了下来。
     事实上,冯大勇的确一直在扩军,原本只有四十万兵马的他,现在已经有兵六十万。为此,大夏还提供了不少的军饷给他。
     对此,夏光帝认为是值得的。
     一旦秦王发现了冯大勇有二五仔的行为,那这个仇就不能不报。第八百一十三章 怎么会这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