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谓特种作战,简单来说,就是负责放哨、抓探子、传递消息、报告敌情、报警和了望山势。”
     秦明顿了顿,补充道,“除此之外,你们还要承担殿后的任务——在部队撤退时,你们要掩护主力撤离,阻挡追兵,这份责任可不轻啊。”
     这些日子,秦明早已将民壮团每个人的特点摸得一清二楚。
     余家寨的人虽在力气、军事素养上不及他人,却有着旁人难以比拟的优势:他们常年在深山中活动,每天要在山林里跋涉几十里,个个脚力惊人,耐力超群;而且在十余年的山寨生涯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优胜劣汰,能活下来的人,要么身手敏捷,擅长潜伏刺杀,要么有着独门绝活,比如追踪、辨路。
     听到这里,杨玉莲的面色终于缓和了许多:“若是论放哨和埋伏,我这帮兄弟肯定能胜任!”
     “那就好。”
     秦明点点头,继续安排,“你从手下人中挑出一部分,跟着主力一起训练,打好基础;另一部分,就专职负责放哨、刺探情报,这部分人的部署,就交由你来安排——我相信杨寨主的能力,定能把这件事做好。”
     其实,秦明口中的“特种作战”,在大周军队中早有原型,名为“夜不收”。
     自前朝起,“夜不收”便是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常常深入敌后,冒着生命危险刺探军情、充当间谍;到了如今金人频繁来犯的时期,他们的任务更是繁杂——既要侦查敌情、传递情报,还要放哨守哨、监督哨兵、抓敌方探子、守卫墩台、坐塘预警、了望山势,甚至要在边境伏击金人小队。
     此前北境对金人的多次胜利,都离不开“夜不收”精准的情报支持和秘密伏击。
     而如今的秦家村,单靠坞堡和村子的围墙,防御范围十分有限。
     一旦有了“夜不收”这样的侦查部队,不仅能提前预警、做好准备,还能将防御范围大幅扩大,让敌人难以轻易包围村子。
     “秦大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杨玉莲用力点头,眼中满是干劲,“我这就去挑选人手,挑出头脑机灵、腿脚快的专门负责警戒和埋伏,剩下的继续跟着大部队训练!”
     “还有一事。”
     秦明补充道,“论兵法实战经验,梁莽比我强得多,你们训练时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尽管去请教他。”
     “嗯!梁兄弟为人实在,我会的。”杨玉莲说完,便转身匆匆离去,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看着杨玉莲的背影,秦明陷入了沉思。
     当天晚上,他又对着秦家村周边的地形图研究了许久,与杨玉莲反复商议后,最终定下了“夜不收”的部署:挑选出的五十多人,全部安排在村子外围的山头、要道处警戒;其中功夫最好、腿脚最快的十几人,则被派往距离秦家村十几里外的路口,在那里潜伏下来,密切监视过往行人,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传递消息。
     随着“夜不收”的就位,秦家村的警戒范围从最初的村子周边几百米,一下子拓展到了方圆十多公里——这意味着,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来,民

第206章 夜不收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