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幕如墨,沉沉压在秦家村的坞堡之上。
     坞堡内的议事堂灯火通明,跳动的烛火将人影映在斑驳的墙壁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气与硝烟残留的味道。
     秦明端坐主位,民壮团的一众头领分坐两侧,或眉头紧锁,或神色凝重,目光齐齐落在秦明身上,等待着他对白日战事的决断。
     “大哥,这朝廷的兵马来得比咱们预想中快多了!”
     率先开口的是性子最急的赵二牛,他粗声粗气地说着,手中的酒碗重重在桌上一顿,“可那伙人也忒不经打,满打满算就一百来号,如今基本都成了咱们刀下亡魂!”
     话里虽带着几分战绩的得意,却难掩眼底的疑虑,毕竟朝廷大军,怎会只派这点人来?
     赵二牛的话音刚落,曾在军中待过的梁莽便缓缓摇头:“二牛,不可大意。以我在军中多年的经验,平安府必然早就摸清了咱们秦家村的底细。这一百多人,顶多算是探路的前锋,真正的大部队,还在后面等着呢。”
     “梁兄弟说得在理。从前我们余家寨不过两百来人,知府那边尚且会派五六百兵马围剿;如今咱们民壮团足足有四百余人,装备也比从前精良,他们断不可能只派这点人来送死。”
     坐在梁莽身旁的杨玉莲此时柳眉微皱,清丽的面容上满是忧色,她轻轻拨了拨鬓边的发丝说道:“地方官府剿匪,向来要先上报匪患详情,匪众人数、据点位置、周边水文地理,一样都不能少。之后由当地卫所制定剿匪方案,从兵马数量、粮草筹备到兵器调配,都要一一规划。最常见的打法,是派三倍到五倍于敌的兵力,再搭配地方民壮协助,粮草更是要带足半月到一月的量,其中一部分还得由地方承担。”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秦明身上:“咱们民壮团的人丁、兵器,都在县衙登记造册,肖青山那厮必然会如实上报。上级官员就算再糊涂,也不会只派这百来人来围剿。更何况,昨天就有探子在咱们村附近游荡,想来他们早就摸清了秦家村的大部分情况。”
     “杨寨主说得没错。”
     秦明终于开口,“朝廷围剿咱们,绝不会如此草率。大伙儿千万别因为白天赢了一场就沾沾自喜,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等着咱们。”
     “要是朝廷想调动一两千兵马,至少还得些时日准备。”
     梁莽接过话头,分析道:“他们得和地方官员协调,勘察地形、安营扎寨,这些都得花时间。以我看,他们至少还需要一周左右,才会真正对咱们动手。”
     “一周?”
     曹豹闻言猛地抬头,满脸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先锋都已经到了,主力难道不该紧跟着来吗?”
     他常年守边,习惯了速战速决的打法,实在无法理解朝廷兵马的拖沓。
     梁莽无奈地笑了笑,耐心解释:“打仗哪有那么简单?地方剿匪和你们守边不一样,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地方抽调的剿匪兵,得靠卫所的精锐出马,普通兵士战斗力太差,只能当个辅兵。可朝廷发的粮饷,根本养不起这些精锐,他们大多是地方军官私下豢养的私兵。”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平日里这些精锐没什么外快可赚,可一旦打起仗来,捞钱的门路就多了。地方官府得给他们上贡,剩下的,就是在当地‘刮地皮——什么时候把好处捞够了,他们才会

第211章 兵过如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