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象的远房亲戚,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确认,最终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个曾经沉默寡言、家境普通的少年,如今已然成长为了一个需要他们仰望的商业巨擘!
     这种“身边人”一跃成为“大人物”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震撼和议论,远比在报纸上看到某个陌生富豪的新闻要强烈得多。无数人感慨、羡慕、嫉妒,更有人开始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能重新搭上这条线。
     周明家的电话,再次变得繁忙起来。但这一次,周建国和李娟应对起来,少了以往的局促和烦恼,多了几分从容和底气。儿子用实实在在的成就,为他们撑起了足够的体面和尊严。
     第三股东风,吹向了南海之滨的鹏城。
     五一假期刚过,周明便马不停蹄地直飞鹏城研发中心。相比于京城总部的商务气息和江城的热闹议论,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安静而专注,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集成电路和代码的味道。
     周明在苏雨辰的陪同下,参观了已经投产的一期自动化组装生产线。看着精密的机械臂精准地抓取、贴装、焊接,看着一块块主板、一台台整机在流水线上逐渐成型,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良品率稳定在99.3%以上,产能已经爬升到设计峰值,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甚至还有余量应对突发订单。”苏雨辰介绍道,语气中带着自豪。
     随后,他们走入核心的研发区域。这里与生产车间的喧闹截然不同,只有空调的低鸣和服务器机柜运行的轻微嗡响。穿着防静电服的研究人员们或在电脑前专注地模拟仿真,或在实验台上小心翼翼地测试着芯片和电路,或在白板前激烈地讨论着技术难题。每个人都很专注,甚至没有注意到大老板的到来。
     周明没有打扰任何人,只是静静地看,仔细地听。他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代码,但他能感受到那种沉下心来、攻坚克难的氛围。
     参观完毕,周明让苏雨辰召集所有研发人员,在一号会议室开一个简短的会。
     几百人将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很多新加入的年轻面孔带着好奇和一丝紧张看着台上那位传说中的老板。
     周明没有拿讲稿,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这些可能决定着启明未来技术高度的精英们。
     “各位,辛苦了。”他开口,声音平和,“我刚从生产线和实验室过来。看到大家的精神状态,看到我们初步取得的成果,我很高兴,也很放心。”
     台下响起一阵轻轻的掌声。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是从国外顶尖公司、知名高校来到这里的。你们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环境,选择了鹏城,选择了启明,选择了这条注定艰难的自研之路。”周明的语气变得诚恳,“为什么?我想,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作,更是为了一份情怀,一份不甘,一份想要做出点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够打破垄断的东西的志气!”
     这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台下众人的眼神亮了起来,腰杆也不自觉地挺直了。
     “我周明,是个商人,但我深知,没有核心技术,再大的商业帝国也只是沙滩上的城堡,不堪一击。”周明的声音逐渐提高,“所以,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启明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方向,就是研发!就是技术创新!就是掌握核心科技!”
     他停顿了一下,掷地有声地宣布:“为了让大家能更安心、更专注地投入工作,我决定,从下个月起,鹏城研发中心所有员工的餐食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百分之五十!同时,增设通勤补贴,覆盖所有居住在园区外的人员!”
     台下瞬间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热烈的掌声!餐标提升和通勤补贴,看似是小事,却实实在在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福利。老板的这份心意和重视,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备受鼓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要花在刀刃上,而你们,就是启明最宝贵的那把‘刀!”周明双手虚按,待掌声稍歇,继续说道,“请大家记住,这里,鹏城研发中心,不是启明的附属,而是启明现在、以及未来十年、二十年,最核心、最不能动摇的根基所在!你们的每一次实验,每一行代码,都可能在未来改变一个行业,甚至改变世界!”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和坚定:“我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难。我们会遭遇无数次失败,会投入看不到尽头的资金。但我周明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只要启明还在,对研发的投入就绝不会停止,对各位的支持就绝不会减少!我期待有一天,我们能亲手将‘中国芯、‘中国系统,装上全世界每一台电脑!”
     “拜托大家了!”
     周明对着台下,再次深深鞠了一躬。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实在的福利和最坚定的承诺。但这比任何空话都更能凝聚人心。台下,所有研究人员,无论是资深专家还是年轻菜鸟,都用力地鼓着掌,眼神中充满了被信任、被重视的激动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公司是真的将研发视为生命线,而他们,正是这条生命线上最关键的守护者和开拓者。
     会议结束后,周明在苏雨辰的办公室又单独聊了许久,详细了解了“明穹”操作系统和“战神板”自主设计项目的具体进展和困难。
     “芯片设计工具(EDA)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很多高级功能无法使用,拖慢了进度。”苏雨辰眉头微蹙。
     “开源和自研的替代方案呢?”周明问。
     “团队在全力攻关,但需要时间。这是一场硬仗。”
     “时间我们给,资金我们给。”周明语气坚决,“不要怕走弯路,经验积累同样宝贵。需要挖什么样的人,直接开名单,我不惜代价。”
     离开鹏城时,已是夜幕低垂。周明坐在回酒店的车里,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深圳夜景,心中充实而平静。
     支付牌照落地,金融活水通渠;江城广场落子,夯实根基布局;研发中心士气高涨,技术长城一砖一瓦筑牢。
     三线告捷,帝国的基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稳固。
     他知道,前方的风浪只会更大,挑战只会更艰巨。但他麾下的这艘巨舰,动力已然更足,航向愈发清晰。
     下一站,将是更广阔的深蓝。
    喜欢。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线捷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