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3章 南下与北援之争(三)[2/2页]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我是昆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千层浪的谏言与他无关。
     大帐内落针可闻,只听见帐外呼啸的寒风刮过营帐的呜咽声,以及牛油火把燃烧时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
     就在这片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中,兵部尚书荀攸缓缓起身了。
     他先向刘昆微微欠身,然后又朝帐内诸人抱拳拱手。
     宽大的袍袖垂落时,不经意间露出了他那清瘦的手腕。
     “文和兄深谋远虑,忧国忧民,攸……”他声音温和却清晰,每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深感敬佩。”
     接着转向郭嘉,目光诚恳:“奉孝主张趁势剿灭僭越逆贼,维护汉统,同样是老成谋国之言。”
     这番不偏不倚的开场,让原本紧绷的对立情绪稍稍缓和了几分。
     荀攸步履沉稳地走到那张巨大的牛皮地图前,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
     先是指向北疆区域,指尖划过阴山、燕然山山脉,缓缓说道:“文和兄所虑北疆之失,攸岂能不知?”
     他声音沉静,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然兄亦知,用兵之道,无非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北疆,天时如何?”荀攸的手指点向燕然山、狼居胥山一带,“隆冬已至,塞外苦寒,雪深没膝,弓弦易断,人马难行。”
     他的声音仿佛带着朔风的寒意,“此等天气,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更不利于远程奔袭。”
     “丁零人虽众,其攻坚能力本非所长,在天时如此不利之下,其持续大规模进攻能力必将大打折扣。”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让众人仿佛看到塞外冰天雪地中,丁零骑兵艰难行军的景象。
     “关羽、赵云都是军中宿将。”荀攸的语调转为肯定,手指轻叩蒙州地图上的两处大城。
     “皆熟知边事,深知如何利用天时地利固守。云长善用险要,子龙长于机动,二人配合,当可稳住战线。”
     接着,他转身面向郭嘉,手臂向南划出一道弧线,声音提振了几分:“而南线地利如何?寿春虽坚,淮水虽险,然我军新获大胜,士气如虹!”
     他的手掌猛地握拢,仿佛已将胜利攥在手中,“皇甫义真老将军五万大军已与之对峙,令下蔡纪灵十万大军动弹不得。我军主力若南下,可与皇甫将军合兵,兵力、士气皆占绝对优势。”
     他的指尖点向九江郡,动作敏捷而精准:“而且,张辽、高顺二将早已攻入九江腹地搅得天翻地覆,兵锋直指寿春。”
     “张辽已经攻下了当涂,高顺兵围合肥,断了袁公路的后路。寿春已成孤城,二人已如一把尖刀抵在袁术咽喉!”
     这番描述让帐中几位将领眼睛发亮,仿佛看到南线战场上的大好形势。
     “反观袁术,”荀攸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看透虚实的淡然笑容。
     “新败之余,人心惶惶。纪灵虽勇,独木难支。十万之众多为惊弓之鸟。且淮南各地的粮草补给皆被切断,困守几座孤城,能坚持到几时?”
    喜欢。
  

第543章 南下与北援之争(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