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讨论了两小时。
这次改革调整非常大,自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林祖辉除了给出几个电视节目的策划案,还将电视节目制作部拆分了。
以后制作部是项目制。
一个节目组初创时期,由电视台扶持三个月至半年。
之后节目组就要凭广告费分成活下去。
只有赚钱的项目可以长期存在,否则就被新节目替代。
节目组分成多,自然有资金提升制作经费、邀请大明星、提高工作人员薪水。
要是不赚钱?那只能发一份基础薪酬,保证饿不死。
电视台不再讲什么资历。
就像一个摄影师,不管资历、水平如何,要是没有节目组要你,那只有被淘汰。
这就是彻彻底底的竞争文化。
只有新闻制作部,林祖辉没有调整。
不是他不想,而是没时间与精力。
现在想改革新闻部,不是好时机。
电视台的新闻部此时也不值得大投入。
亚视现在没资本在新闻方面发力,需要大量资金,还得有自己的纸媒、杂志,形成集群效应。
类似默多克的传媒帝国,直白来说就是成本降低了。
一家电视台想扩展新闻部?
在港岛要招新闻组,养一群记者;想要跨国新闻、内部消息,还得在当地建分支、也养记者。
甚至养少了还不行,因为新闻浮于表面,没法深度挖掘。
单独一家电视台新闻制造部,要投多少钱?又能赚多少?
还不如就像现在这样,从纸媒、同行获取点新闻,随便养点记者、采访组。
虽说没有什么独家新闻,但也能混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会议一直开到天黑,林祖辉才将所有人的疑问大致解答了一遍。
但对怎么改革、什么时候执行,他一点没说。
只是在确定暂时没问题后,重申了一下他的职责:
“我是创意总监,我负责出方案、计划。对我的方案、计划有疑问可以找我聊。”
“怎么执行,什么时候开始,包括分配方案,不用找我谈。”
“你们弄清楚了我的方案,如果还是觉得不合理,可以找邱董聊聊。”
“只要说服他,哪怕不改革都没问题。”
“以后我在电视台会有一间办公室,还有专职秘书。”
“每周三,我会来电视台办公一天。”
“想找我聊天的,随时欢迎。”
“计划书你们带回去,还有疑问就记录下来。不着急就交秘书那,下周我会过来解答。”
“着急,就让秘书通知我。”
“我会抽时间联系你们一起沟通。”
邱老板见一群高管都没异议了,看了看表,这会都6点多了。
“既然暂时都没异议,那我们就结束。后面再仔细看看计划书,下周交份报告给我。”
“让我们感谢一下林董。这份方案不管是否可以100%执行,但他给了我们另一个可能!”
邱老板带头开始鼓掌,一群高管也纷纷站起来鼓掌。
林祖辉笑着推辞了一会。
今天应该算是留了个好印象,也不算白来。
他跟邱老板、邱大昌一起出了会议室,拒绝了他们约饭的邀请。
他还得赶回公司,了解其他工作的进度。
喜欢。
第521章 竞争文化,有本事就能吃香喝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