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济阳城。
     “大王,长山、高苑、邹平三县,皆献城投降。”
     “哦?”
     “竟如此之快?”
     唐检颔首:“三县县令都曾派人,向淄州刺史秦雄求援,但渺无音讯。”
     “绝望之下,只能一一归顺。”
     高楷若有所思:“看来,秦雄志在坚守,不会投降。”
     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淄川,平定淄州之后,立即向青州进军,覆灭皇甫懿。
     却不料,这秦雄倒是一员忠臣。
     招降不得,只能采取雷霆手段了。
     “传我军令,拔营,往淄川城进发。”
     “得令!”
     不出一日,众人渡过济水,来到卧牛山北麓,于五里外扎营。
     这卧牛山倒是奇特,从远处观望,形如一头趴卧的牛,牛首正对淄川城。
     虽然只是一座小山,远不如隔壁泰山知名,但也算一大屏障,拱卫淄川,阻挡兵锋。
     高楷远望山巅积雪,淡淡道:“城中有多少守卒?”
     “约莫三千之数。”
     拿下淄川城,便可直抵青州益都,如此险要之地,竟只有三千人守御。
     不知皇甫懿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正思量时,马蹄声响起,一名校尉奔来,翻身下马,拱手道。
     “大王,卑职截获一封文书,似是从淄川发往青州。”
     “哦?”高楷好奇,“所为何事?”
     “淄州刺史秦雄,派人向皇甫懿求援,请他增派兵马。”
     许晋笑道:“秦雄虽有心坚守,但皇甫懿未必理会。”
     “何以见得?”
     “与淄川相比,自然是都城更为重要。”
     “皇甫懿不过三万兵马,守御益都尚且不足,怎敢分心他顾?”
     郭恪附和:“我军来此,皇甫懿更不敢增兵。”
     “否则,围点打援之下,岂不各个击破?”
     两权相害取其轻,与其两面分兵,倒不如驻守一处,兴许有些转机。
     王景略蹙眉:“秦雄意欲坚守,虽然兵卒较少,只有三千,但倚仗深池高垒,恐怕一时攻取不下。”
     徐晏清赞同:“应当速战速决拿下淄川,直奔益都,不给皇甫懿喘息之机。”
     高楷颔首一笑:“皇甫懿不给他援兵,我们来给。”
     “派人扮作郑军士卒,在卧牛山中插满郑国旌旗。”
     赵喆不解:“大王此举,岂非助长秦雄气焰?”
     高楷玩味一笑:“不给他外援,他怎敢出城应战?”
     “反其道而行之?”许晋恍然,“秦雄见山中旌旗,必然以为郑军来援。”
     “士气大增之下,出城与援军联合,夹击我军,确实大有可能。”
     没有援军,秦雄只能坚壁清野,不敢轻易出战。
     一旦有了增援,必然按捺不住。只要他出城,便将落入陷阱。
     “赵喆,伯当,你二人各率一军,绕过卧牛山,至淄川城外。”
     “等秦雄出城,便立即发兵。”
     “遵令!”
     积雪逐渐消融,汇合成一条条小溪,流淌在山川之间。
     秦雄望着檐下滴水,怔怔出神。
     不知为何,他总觉心神不宁,危机感萦绕不去。
     “莫非,陛下不愿派兵增援?”
     左思右想,也只有这个可能。
     他摇了摇头,将这点思绪排除。
     “淄川为益都屏障,陛下怎会不重视,定是我数夜未眠,精神恍惚了!”
     正沉吟时,府中长史兴冲冲来报:“刺史,大喜!”
     “陛下派兵来援了!”
     秦雄又惊又疑:“援兵在何处?”
     他日夜在城楼镇守,却未看到半个援兵。<

第632章 喘息之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