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捷固然声震天下,但也必然引来无数双或羡慕、或嫉妒、或警惕的目光。
赵佶生性多疑,又偏爱风雅,对武将功高盖主素来敏感。主动请辞,正是投其所好。
“驸马大人,这……”晁盖站在一旁,看着奏章内容,眼中带着一丝不解和担忧,“您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功劳,怎能说放就放?”
陈森转过身,拍了拍晁盖的肩膀,眼神深邃:“晁盖兄弟,这世间之事,并非只有冲锋陷阵才算功劳。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陛下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安心的臣子,而不是一个让他夜不能寐的战神。”
他顿了顿,又道:“况且,休养生息,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这正是我们积蓄力量、布局未来的绝佳时机。”
晁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看到陈森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的担忧也稍减了几分。
这份奏章很快便送到了赵佶的御案之上。赵佶端坐于龙椅之上,看着这份奏章,原本因陈森战功赫赫而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他本就担心陈森战功过高,势必会引来朝中非议,更怕其功高盖主,做出一些出格之事。
如今陈森主动“示弱”,请求休养,这无疑正中他下怀。
在他看来,一个懂得进退的臣子,远比一个锋芒毕露的战神更让人安心。
“国师忠心为国,劳苦功高,朕心甚慰!”赵佶大笔一挥,朱批而下,
“准卿所请!朕亦深知卿之辛劳,特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珍稀药材百箱,以助卿早日康复。
燕云军务,卿可暂交韩世忠代理,待卿休养妥当,再议重任。”
圣旨传达至陈森府邸时,他正与茂德帝姬在后院散步。
微风拂过,花香阵阵,茂德帝姬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
听到赵佶的赏赐与恩准,陈森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陛下果然是天子圣明,体恤臣下。”他接过圣旨,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之色。
心中却暗自冷笑,赵佶的慷慨,与其说是恩赐,不如说是安抚和试探。他深知,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而与此同时,在东京城内那间酒楼里,几位官员再次聚首。
“他倒是会做人!知道功高盖主,便主动退让,好一招以退为进!”一名官员重重地将酒杯墩在桌上,酒液溅出,却无人顾及。
“是啊,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实则是在巩固自己的地位,让陛下对他更加信任!”另一人冷笑着附和,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
“这等沽名钓誉之辈,真以为能蒙蔽陛下多久?不过是仗着些奇技淫巧,迟早会原形毕露!”
喜欢。
第245章 以退为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