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而,毛笔的柔软,墨汁的晕染,都让他的尝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眉头紧锁,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这个时代,报纸的排版和印刷技术都是巨大的挑战。
     没有现代的活字印刷,没有铅字排版,甚至连纸张的供应,也远不如现代社会。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更是观念上的巨大鸿沟。
     他突然想到,现代的报纸有专门的记者、编辑、插画师。
     而这里,他需要从零开始培养。
     要找到能理解他理念的人,要教会他们现代的采编技巧,要让他们接受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这无疑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燃起一股熊熊斗志。
     “既然要干,就干得彻底!”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声音中充满了力量。
     他要的,不是简单地复制现代报纸,而是要在这个时代,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媒体生态。
     他要用现代的思维,去冲击这个古老而封闭的社会。
     次日,晨曦微露,东京城已是人声鼎沸。
     陈森乔装打扮,褪去了驸马府的华贵衣袍,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士子常服。
     他头戴纶巾,手持折扇,混迹于东京城各大茶楼酒肆。
     这些地方,是文人墨客最爱聚集之地,也是获取信息,观察民风的绝佳场所。
     耳边,充斥着文人墨客的清谈与牢骚,声音或高亢,或低沉,或激昂,或颓废。
     他们谈论着诗词歌赋,品评着时局政事,字里行间,充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雅致与腐朽。
     陈森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人群,如同鹰隼在寻找猎物。
     他要寻找的,不是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庸才,也不是只会歌功颂德的应声虫。
     他要的是那些笔下有风骨、思想有火花的年轻人,那些敢于思考、善于表达的笔杆子。
     他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要了一壶清茶,一边慢悠悠地品着,一边仔细聆听着周围的谈话。
     “这所谓的清流,满口之乎者也,却少有真正洞察世事的锐气。”陈森心中暗忖,对眼前这些腐朽的文风感到一丝不耐。
     他们谈论的,大多是风花雪月,或是对古人的盲目崇拜,对朝政的抨击也多是隔靴搔痒,缺乏深刻的见解。
     他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这样的人,如何能成为《大宋时报》的“文胆”?
     他需要的是能够直击要害,敢于发声,能够引导舆论走向的人。
     就在他准备起身离开时,无意中听到邻桌几位年轻学子激烈争论时事。
     他们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激昂与愤懑。
     “……陛下崇尚道教,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其中一人,声音清越,言辞犀利。
     他对朝政弊端分析得头头是道,从经济到民生,从军事到文化,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然而,他的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少年人的愤懑与无奈,仿佛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陈森的目光瞬间锁定了他。
     那是一个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面容清瘦,却眼神炯炯有神的年轻人。
    喜欢。
  

第247章 开始谋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