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0章 济南田舍闻捷报,建康宫闱隐风雷[2/2页]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被杀,如今连自己的太子都要提防,可他偏偏没看清,真正的祸患,从来都藏在宫廷的帘幕之后。
     “陛下。。。 真要废太子?” 亲兵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担忧。
     “小人来的时候,建康城里都在传,说太子府的人最近常夜里出入始兴王府,怕是。。。”
     辛弃疾没接话,只是摩挲着袁淑信上的 “废立” 二字。
     他忽然想起《左传》里 “郑伯克段于鄢” 的故事,郑庄公纵容弟弟共叔段,直到对方谋反才出手,表面是 “大义灭亲”,实则是早有算计。
     刘义隆对刘劭,何尝不是如此?早年因嫡长子之故,对刘劭多有纵容,如今发现巫蛊之事,又想骤然废立,却不知 “疏不间亲” 的道理,反而让矛盾愈发激化。
     “你先下去歇息,” 辛弃疾把信折好,塞进怀里,“告诉袁中丞,济南一切安好,有薛安都、沈攸之、宗悫、刘勔他们在,我很放心。至于建康。。。 让他多保重。”
     亲兵应声退下后,王阿公才凑过来,小声问:“辛相公,建康那边。。。 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老汉活了六十岁,见多了官场风波,从辛弃疾的神色里看出了端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什么。” 辛弃疾捡起地上遗落未收的麦穗,搓出麦粒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里带着阳光的暖意。
     “只是陛下年纪大了,难免多些思虑。咱们这些老百姓,把地种好,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傍晚回家时,院子里飘着饭菜香。
     妻子赵氏正带着一大家子收拾晒好的稻谷,金黄的谷粒在竹筛里滚动,发出 “沙沙” 的声响。
     大儿子辛稹才七岁,正拿着木剑,在院子里模仿飞虎军操练,嘴里喊着 “破胡!破胡!”,小脸上满是认真。
     “回来了?” 一边的范氏迎上来,接过他手里的农具,“今天王阿公送来些新磨的麦粉,晚上做你爱吃的麦饼。”
     她注意到辛弃疾神色有些沉,轻声问,“是不是建康来的信,出什么事了?”
     辛弃疾坐在廊下,看着大儿子挥舞木剑的身影,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把袁淑的信递给范氏,“陛下与太子有隙,袁淑担心会生乱。”
     众人读完信,林氏手指微微发抖:“那。。。 会不会有人再请你回建康?”
     她还记得这两年辛弃疾辞掉王侯爵位时,宋文帝虽未明说,却派了三个使臣来劝,最后还是辛弃疾坚持不就,才没有下文。
     “不会。” 辛弃疾握住妻子的手,她的手因常年操持家务,有些粗糙,却很温暖。
     “我早已上表请辞所有军职,陛下不会再召见于我,反而我如果动身离开济南的话,陛下会更害怕。再说,你看咱们这院子,这田地,有你们相陪,还有稹儿、秬儿、铁柱他们,我哪也不去。”
     他起身走进书房,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稼轩长短句》的手稿,翻到《清平乐?村居》那首:“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齐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墨迹是去年冬天写的,当时他刚归隐不久,某日出门望见的情景,随手写就,如今读来,竟觉得比任何战功都珍贵。
     夜色渐深,济南城的更鼓声传来,沉稳而有力。
     辛弃疾坐在窗前,就着烛火翻看《左传》,翻到 “郑伯克段于鄢” 那一页,他在空白处写了行字:“父子相疑,如隔山河,纵有甲兵万千,不如退而守家。”
     烛火跳动着,映得字迹忽明忽暗,像极了建康宫闱里那团看不见的暗火,不知何时就会燎原。
    喜欢。
  

第310章 济南田舍闻捷报,建康宫闱隐风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