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现在粮食都还在这!”
辛弃疾点了点头,心里庆幸 —— 粮草是军队的根本,有了粮,就能稳住军心。
“贾提领,你做得好!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看守粮库从来都是重任,只能先委屈贾提领屈才暂代粮官啦。”
夕阳西下时,营中的叛徒基本肃清,共抓获张安国的亲信五十余人,都被关押在营后的牢房里。
耿京的灵堂也搭建好了,就设在帅帐旁边,灵堂中央挂着耿京的画像,是营中一个会画画的士卒赶制的,画像上的耿京眼神坚定,嘴角带着笑,仿佛还在指挥士卒抗金。
辛弃疾带着贾瑞、王世隆、马全福等人,来到灵堂前,献上刚煮好的稻米粥 —— 那是耿京最爱吃的。
“元帅,” 辛弃疾跪在灵前,声音哽咽,“叛徒已抓,营中安定,您放心,我们会继续抗金,绝不会让您失望。”
王世隆和马全福也跟着跪下,身后的士卒们纷纷跪倒,营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灵堂的布幔,发出轻轻的声响。
当晚,辛弃疾在帅帐里召开军议,帐内点着十几根蜡烛,照亮了墙上挂着的舆图 —— 上面标着金人的驻军地点,还有起义军的防线。
“现在,咱们有两个要紧事,” 辛弃疾指着舆图。
“一是派人去临安,告诉李林他们,元帅遇害的消息,让他们尽快请宋廷派兵支援;二是加固营垒,防备金人前来报复 —— 张安国勾结金人,金人肯定知道咱们营中变故,说不定很快就会来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世隆点头:“我举荐吾弟王义去临安,他是元帅的旧识,做事稳妥,能把事情说清楚。”
马全福也道:“营垒加固的事交给我,我带弟兄们连夜挖壕沟、架拒马,保证金人攻不进来!”
辛弃疾应了,又安排了其他事宜,比如安抚受伤的士卒、清点兵器甲胄,直到深夜,军议才结束。
帐内只剩下辛弃疾一人,他走到舆图前,目前起义军大营距金军大部队尚有几日脚程,他手指划过 “济州”—— 那是张安国要去投靠金人的地方,也是金人在山东的重要据点。
“张安国,你虽死了,但你的同党还在,金人还在,这笔账,我会慢慢算。”
他握紧拳头,想到这一次回到大宋还是没能救得耿京的性命,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他不仅要为耿京报仇,还要联合宋廷,改变南宋偏安的命运,让中原百姓,再也不用受金人的苦。
帐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舆图上,也落在辛弃疾的身上。
他从沉思中回到现实,似乎该利用一下那些叛乱之人,引金军来攻,打个出其不意的埋伏战还是不错的。
他将各中细节设计好,感叹道,未来的路会很难走,金人强大,宋廷内部还有主和派,但他不会退缩 —— 就像当年在汉中破北魏、在济南守百姓一样,这一次,他要为南宋,为中原,拼出一条生路。
灵堂的方向,传来亲兵轻轻的脚步声,他们在为耿京守灵。
辛弃疾走到帐门口,望着灵堂的灯火,轻声说:“元帅,您放心,我会带着弟兄们,一直走下去。”
风把他的声音吹得很远,像是在回应耿京未完成的心愿,也像是在宣告,一场新的抗金征程,即将开始。
喜欢。
第333章 营前直抒肺腑言,誓承遗志续抗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