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主心骨,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义军怕是真要一拍两散了。
王世隆也跟着起身,眉头拧成了疙瘩:“辛元帅,李铁枪说得对。你是一军之帅,不能轻易涉险。要去,也该派个亲信,押着那几个张安国的旧部去就是啦,到了金营也不会引人怀疑。”
马全福则走到案前,指着帐外的营地:“辛元帅,营里的埋伏还需要你来布置,青壮们都等着你的号令那。你要是去了金营,万一出事,谁来指挥弟兄们打埋伏?再说了,你给大家讲过荆轲刺秦的故事,要是他们里面有一个和秦舞阳那样胆小的,要是被完颜齐盘问几句就露了馅,咱们的计策不就全完了嘛!”
帐内的气氛瞬间凝重,几人也纷纷附和,劝辛弃疾收回成命。
辛弃疾看着众人焦急的脸,心里暖得发烫 —— 这些弟兄,都是把命交给彼此的生死之交,可他更清楚,这次去金营,非他不可。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诸位兄弟的心意,某明白。可你们想过没有,他们虽是张安国的旧部,却没见过完颜齐,也不懂如何应对突发情况。金营里都是老奸巨猾之辈,稍有不慎就会露馅。”
他拿起案上的铜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刻痕:“某跟着耿元帅打过不少仗,也跟金人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脾性。再说,完颜齐没有见过咱们,咱们这计策,关键在于让完颜齐信以为真,派主力来援。”
“只有某亲自去,带着张安国的信物,再演一场‘落魄信使的戏,才有把握能让他放下戒心 —— 这便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
李铁枪还想反驳,却被辛弃疾按住肩膀。
辛弃疾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信任:“李大哥,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被困匈奴十余年,却终不辱使命;今日某去金营,虽险,却比张骞当年安全得多。你放心,某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更不会拿义军的生死开玩笑。”
王世隆沉默片刻,忽然问道:“若是你非要去,至少带些弟兄跟着,也好有个照应。”
辛弃疾摇头:“不行。带的人多了,反而会引起金军怀疑。某还是只孤身一人扮成斥候去送信就是啦,这样也算合情合理。你们都留在营里,按某安排做好埋伏准备,到时候等某的信号就行。”
“那怎么行!” 李铁枪突然拔出腰间的铁枪,枪尖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要去一起去!某跟你去金营,要是金军敢动手,某就跟他们拼了!”
马全福也跟着拔出短刀:“元帅,李统制说得对!咱们弟兄同生共死,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冒险。某也去,就算不能进金营,在外围接应也好!”
王世隆看着众人的神情,知道劝不住,便对辛弃疾道:“元帅,既然弟兄们都愿去,不如这样 —— 你至少带着我进金营,李铁枪和马全福带五十名精锐,乔装成流民,在金营外的树林里接应。若是出事,他们能立刻动手制造混乱,掩护你撤退。”
辛弃疾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里忽然涌起一股热流。
他知道,这些弟兄不是不听他号令,而是真怕他出事。
喜欢。
第334章 寒帐谋虚传假信,冯异谲敌定奇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