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后宫册封[1/2页]

如懿传之凤临天下 淑仪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满朝老臣们都拭目以待,想要看看这位新帝究竟会如何去稳定前朝后宫的局势时,皇帝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册封了汉人侧福晋孔氏红葵为贵妃,侧福晋富察氏为宁妃,侧福晋乌雅氏为恬嫔,侧福晋林氏为丽妃。
     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汉族女子的地位相对较低,而满洲贵女则备受尊崇。然而,皇帝永瑚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让汉族出身的侧福晋身居妃位,以此来压住满洲贵女们的风头。
     太后佟佳氏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的目光如炬,紧紧地落在皇后西林觉罗氏手中的后妃册封表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纸张,洞察皇后心中的每一个想法。
     太后的声音轻柔而坚定,缓缓说道:“哀家之前就说过,后宫的事务都交给皇后你来处理。这嫔妃的册封自然也不例外,应该由你和皇帝共同商议决定。”她的话语虽然温和,但其中的分量却让人无法忽视。
     皇后西林觉罗氏心中一紧,她自然明白太后话中的深意。这太后分明是在将难题推给自己啊!皇帝要册封汉人侧福晋为贵妃,这已经让满洲贵女们心生不满了。若是自己在此时提出异议,恐怕会得罪皇帝;可若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又怕会寒了满洲亲贵们的心。
     皇后不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眉头微皱,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皇后微微欠身,身体前倾,态度恭敬地说道:“太后所言极是,臣妾深感认同。然而,关于这册封之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仔细斟酌一番。毕竟,如今后宫初定,各方势力尚未稳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因此,平衡各方势力显得尤为关键。”
     太后听后,微微颔首,那动作轻缓而优雅,仿佛每一丝细微的举动都蕴含着深意,表示赞同皇后的观点。她面带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而又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秘,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恰似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却又引人深思。缓声道:“皇后能有如此周全的考量,哀家着实感到欣慰。你心思细腻,将这后宫之事方方面面都思虑到了,这份谨慎和周全,实乃后宫之福。不过,皇帝对此事的心意已然坚定,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可动摇,你也无需过于执拗。皇帝乃一国之君,他的决策关乎着整个国家的走向,我们身为后宫之人,理应全力支持。”
     皇后心知肚明,太后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委婉地提醒自己要顾全大局,不可与皇帝的决定背道而驰。她不禁紧咬嘴唇,那嘴唇被咬得泛白,仿佛在承受着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沉默片刻后,那片刻的沉默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压抑而又沉重,终于还是开口说道:“太后放心,臣妾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这后宫与前朝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臣妾定会以大局为重,绝不会让个人情感影响到宫廷的稳定。只是,这后宫之中,人心复杂,宛如那深不见底的潭水,暗流涌动。难免会有人对此次册封心生怨怼。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或许会在背后暗中使坏,臣妾担心,日后恐会因此生出一些事端来,到时候扰乱后宫秩序,让皇帝分心。”
     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一层薄纱,遮住了她内心真实的想法,轻声说道:“皇后啊,你的心境尚未完全转变过来呢。如今的永瑚,已非昔日那个谨小慎微、在诸多势力中周旋的瑾亲王了,他如今可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啊!他站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俯瞰着整个天下,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一般,具有无上的权威,如同那九天之上的雷霆,震慑四方。在这宫廷之中,他的意志就是法则,无人敢违抗。”
     太后顿了一顿,那短暂的停顿仿佛是为了让皇后更好地消化她所说的话,继续说道:“帝后之间的关系,本就与寻常夫妻大不相同。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君臣。在皇帝的眼中,皇后和前朝的大臣们并无本质区别,都需要对他绝对的服从和敬畏。皇后你身处这后宫之主的位置,就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可有丝毫的僭越和懈怠。你要像那忠诚的臣子一样,全心全意地辅佐皇帝,维护宫廷的秩序和稳定。”
     皇后心中一震,脸色微微发白,那苍白的脸色如同冬日里飘落的雪

第4章 后宫册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