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7章 清风(六)[1/2页]

江花玉面 江易南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王子归来后,贺兰的暖意仿佛又浓了几分。他带回了京城的安稳消息,也带回了对贺兰未来的全新规划。两人站在城楼上望着连绵的棉田,二王子忽然指着远方说:“瑾潼,你看那片空地,我想在此建一座书院。”
     瑾潼顺着他的指尖望去,只见城外那片曾被战火波及的荒地上,如今已长出稀疏的青草。“书院?”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是为了让贺兰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吗?”
     “不仅如此。”二王子笑着点头,“我还想请江南的先生来授课,教孩子们算学、农桑之术,甚至兵法谋略。贺兰要想真正强大,不仅要守得住疆土,更要育得出人才。”
     这话正合瑾潼心意。她立刻让人丈量土地,联络江南的书商筹备典籍。消息传开后,百姓们纷纷主动前来帮忙,有的送来木材,有的捐出粮食,连李默都带着农户们来平整土地。短短一个月,书院的地基便已打好,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渐渐垒起,成了贺兰城外最显眼的新景。
     这日,瑾潼正在书院查看施工进度,阿竹忽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个青釉瓷瓶:“瑾潼姑娘,你快看!我烧出了新的瓷釉,像不像春日的湖水?”
     瑾潼接过瓷瓶,只见瓶身上的釉色清亮通透,泛着淡淡的碧色,果然如江南春水般温润。“太好看了!”她忍不住赞叹,“阿竹,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不如我们在书院旁建一座瓷窑,专门烧制贺兰特色的瓷器,既能装点书院,又能让更多人知道贺兰的瓷器。”
     阿竹眼睛一亮,当即点头应下。很快,瓷窑便在书院东侧动工。待书院建成那日,阿竹特意烧制了一批青釉瓷碗,碗底刻着“贺兰书院”四字,作为送给学子们的入学礼。
     开学当天,书院外挤满了百姓。穿着新衣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在父母的叮嘱下走进书院,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二王子亲自担任院长,瑾潼则捐出了大量书籍,连苏婉都从漠北送来两箱珍贵的西域典籍。看着孩子们朗朗读书的模样,瑾潼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江南的私塾里读书的场景,那时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贺兰这片土地上,为孩子们筑起这样一座知识的殿堂。
     日子安稳下来,贺兰的商路也愈发繁忙。棉布、瓷器、新种的玉米番薯,顺着商道运往江南、漠北,甚至西域。这天,商会的王掌柜匆匆来报,说西域的商队带来了一个消息:齐兵在边境集结,似乎又有异动。
     瑾潼和二王子立刻召集将领议事。巴图拍着桌子怒道:“这些齐兵真是不知好歹!上次没打疼他们,这次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苏婉也很快从漠北赶来,带来了漠北的兵力部署图:“漠北已在东部边境安排了骑兵,若齐兵敢来犯,我们两边夹击,定能将他们击退。”
     二王子看着地图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齐兵上次战败后,兵力大损,此次集结恐怕只是虚张声势,想趁机抢夺物资。我们只需加强边境防御,同时让商队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
     瑾潼点头附和,随即安排人手:一方面让士兵在边境增设岗哨,另一方面通知各商户调整商队路线,由士兵护送通行。做好这些安排后,她心里仍有些不安,便决定亲自去边境查看情况。
     二王子不放心她独自前往,便与她一同出发。两人带着一队骑兵,沿着边境线缓缓前行。走到一处山谷时,忽然听到前方传来马蹄声。巴图立刻警觉起来,拔刀喝道:“来者何人?”
     只见山谷那头跑出一队人马,为首的竟是西域商队的首领木罕。木罕看到瑾潼,连忙翻身下马,神色焦急地说:“瑾潼姑娘,不好了!我们的商队在前面的树林里被齐兵拦截了,他们抢走了货物,还抓走了几个伙计!”

第637章 清风(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