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风带着贺兰山的雪水气息,漫过新抽芽的茶园时,瑾潼正站在万国商馆的顶楼,看着楼下整装待发的商队。为首的驼商是周掌柜的儿子周明,这次要带着五十匹棉布、三百件青瓷和两箱贺兰云雾茶,沿去年开辟的南洋商路再走一趟,顺便把罗马商人托带的玻璃镜送到三佛齐——据说那里的国王听闻玻璃镜能清晰照人,早已派使者在港口等候。
“姑娘,安息那边传来消息,我们派去的瓷匠已经教会当地人烧制青瓷,他们还特意留了批绘着安息纹样的瓷碗,让商队带回来给您过目。”阿竹捧着一封书信上楼,袖口沾着些瓷土,显然刚从瓷窑赶来。瑾潼接过信,指尖拂过信上熟悉的字迹——是去年去安息的老瓷匠所写,字里行间满是自豪,说安息的贵族现在以用贺兰青瓷饮茶为荣,连国王的宴席上都摆着镶了金纹的青瓷盘。
正说着,楼下传来一阵马蹄声。瑾潼探头去看,只见李默骑着一匹枣红马,身后跟着几个农户,农户手里捧着的竹筐里,装着沉甸甸的木薯。“瑾潼!你快看!今年的木薯收成比去年还多!”李默翻身下马,快步上楼,脸上满是喜色,“农户们说,用木薯粉做的糕点在市集上卖得极好,还有西域商人来订,说要运回去给部落的人当干粮。”
瑾潼走到栏杆边,看着农户们将木薯倒进商馆后院的粮仓,心里踏实极了。去年试种木薯时,她还担心这南洋作物不适应贺兰的气候,如今看来,不仅活了,还成了百姓的“救命粮”。“对了,”李默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是山脚下茶园新采的春茶,我让茶农炒了些,你尝尝看,比去年的云雾茶是不是更鲜。”
阿竹凑过来,抢先倒了杯热茶。茶汤入喉,先是清苦,而后回甘,带着山林的清香。“好喝!”阿竹眼睛亮了,“要是把这茶装在新做的青瓷罐里,定能卖个好价钱!我这就去瓷窑,让工匠们烧一批绘着茶园风光的茶罐。”说着,她拎着裙摆跑下楼,脚步轻快得像只雀儿。
没过几日,安息的商队就到了。为首的商人还是去年来过的巴赫拉姆,他这次带来了不少好东西——安息的琉璃珠、罗马的银币,还有几匹罕见的波斯地毯。“瑾潼姑娘,二王子!”巴赫拉姆刚进商馆,就笑着递上一个精致的木盒,“这是罗马商人托我带来的礼物,他们说上次在贺兰订的棉布很受欢迎,罗马的贵族都想要,这次还想再订两百匹,还要些玻璃镜和青瓷。”
瑾潼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枚镶嵌着蓝宝石的胸针,宝石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替我谢谢罗马商人。”瑾潼将胸针收好,“棉布坊已经在赶织宽幅棉布了,玻璃作坊也备好了玻璃镜,青瓷窑还烧了批绘着罗马柱纹样的瓷瓶,等商队返程时就能装车。”
巴赫拉姆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姑娘,这次来,我还带了个消息——罗马那边有个商人,想亲自来贺兰看看,他说想和贺兰
第645章 清风(十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