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终于返回了贺兰。当商队的身影出现在贺兰城门时,百姓们都涌了出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王老汉拄着拐杖,快步走到瑾潼面前,拉着她的手问:“丫头,这一路顺利吗?埃及的棉花种子带回来了吗?”瑾潼笑着点头,从驼背上取下装着种子的布囊:“王伯,您放心,种子都好好的,还有印度的檀香木种子和水稻种子,咱们以后能种的东西更多了。”
阿青也挤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烧制好的青瓷碗:“瑾潼姐,你看!这碗上画着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的恒河,我特意为你烧制的。”瑾潼接过青瓷碗,看着碗上熟悉的风景,心里满是温暖。卢西恩站在人群里,手里拿着一块大理石雕塑——那是他用贺兰山的石头雕刻的,描绘着贺兰的百姓和罗马的使者一起劳作的场景。“瑾潼姑娘,这雕塑送给你,”卢西恩笑着说,“等我回到罗马,我要把贺兰的故事告诉更多人,让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充满善意的地方。”
当天晚上,贺兰的百姓们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吃着木薯糕,喝着葡萄酒,听瑾潼和李默讲旅途的故事。王老汉听着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的恒河,忍不住感叹:“真没想到,这世界这么大,还有这么多神奇的地方。以后咱们要多和外面的世界交流,把贺兰的好东西带出去,也把外面的好东西带回来。”
瑾潼看着篝火旁一张张笑脸,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她想把这一路的故事写下来,编成一本书,让更多人知道贺兰和其他国家的友谊。李默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笑着说:“我已经开始写了,等写完了,咱们就把书送给罗马、埃及和印度的朋友,让他们也知道,贺兰的故事还在继续。”
接下来的几个月,贺兰变得更加热闹。王老汉带领百姓们种下了埃及的棉花种子和印度的水稻种子,看着嫩绿的幼苗在田里生长,
第654章 风起(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