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未停,议事堂内的灯火却比往日更亮。昨夜那封密信的内容仍在我脑海中盘旋——赤焰国重要将领秘密南下,目标直指玄启。而我这边,正准备推进一项更为深远的改革计划。
人才激励政策初见成效,军工、情报、农业等各条战线士气高涨。但我知道,光靠奖励远远不够,制度不改,玄启终将陷入旧有体系的泥潭。
“主公,今日是制度改革会议。”李原低声提醒,手中拿着厚厚的方案书。
我点头,迈步进入议事堂。堂内气氛与前几日大不相同,少了些兴奋和期待,多了几分压抑和试探。
徐逸早已到场,眉头微蹙:“几位老臣昨日已放出话来,说这次改革动了他们的根基。”
“他们不是第一次这么说。”我坐下,目光扫过众人,“让他们说话,但不能让情绪左右决策。”
陈虎站在一旁,握紧拳头:“若真有人敢当众搅局,我亲自请他们出去。”
我抬手制止他冲动,“不用动手,我们用理服人。”
会议刚开始,果然有人发难。
“陆大人,”一位年长官员站起,语气中带着不满,“您推行的制度改革,削弱地方豪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这是要架空我们这些老臣吗?”
“并非架空。”我平静回应,“而是让治理更高效,责任更明确。过去我们依靠地方自管,弊端重重。如今玄启疆域扩大,人口激增,若再沿用旧制,只会拖慢发展。”
“可这制度运行了几百年!”另一位官员拍案而起,“你一句话就要推翻?谁给你的权力?”
我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玄启各地:“几百年前,这里还是荒芜之地。如今,我们的百姓在边境屯田,在矿区劳作,在军营守土。旧制度能适应新局势吗?你们口中的‘祖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所有人谋福祉的法度。”
堂内一片沉默。
“我理解你们的担忧。”我语气放缓,“但我要问一句:你们是在担心失去权力,还是担心百姓受苦?如果是为了后者,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如果是前者……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那位年长官员脸色一变,最终坐了下去。
会议继续进行,虽仍有反对声,但多数人开始接受改革方向。然而,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散会后,徐逸与我并肩走出议事堂。
“你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他低声问道。
“不会。”我摇头,“这些人背后,还有更大的影子。”
果然,次日清晨,城中便传出了骚乱的消息。
“怎么回事?”我问赶来的李原。
“有人煽动民众冲击粮仓,说是改革会提高赋税,断他们生路。”李原神情凝重,“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宣传清楚,就被对方钻了空子。”
“看来,他们是想用混乱逼我退让。”我冷笑一声,“可惜,他们低估了玄启百姓的判断力。”
我当即下令:“徐逸,你去安抚民众,把改革细则一条条讲给他们听。陈虎,调兵维持秩序,但不得伤人。另外
第421章 改革挑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