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不禁好奇,这家伙这么有能耐,前几年就是司隶校尉,如今司隶校尉换了好几茬,他怎么说也能混个侯当当。
好端端的,怎么被贬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最大的官职就是南匈奴给他封的上朝国师。
怕提到了伤心事,平添不快,袁绍没主动问,思考一番后,点头表示自己的态度。
“先生放心,此事之后,绍必修书一封,为先生请功。”
现在写不行。
他怕自己刚把奏疏交上去,没过几天贾诩就被召回朝廷担任要职了。
这么聪明的人,最好能在并州再帮自己参谋参谋,将事办的更漂亮些。
贾诩哪能听不出对方的言外之意,一张脸皱起成苦瓜。
袁绍轻咳一声,“先生在南胡待了那么久,应当清楚其对大汉的重要性,天子对这件事看的极重。”
“那好吧。”贾诩情绪低落的答应,袁绍拉着他坐下,问道:
“依照先生所见,汉械营的第一批人马,能否直接使用于夫罗手里的兵?”
于夫罗手里还有几千人,能替高顺他们省去一些招兵买马的过程。
贾诩直接摇头,“那批人追随于夫罗经历大小战斗,他们只崇拜于夫罗一人,要他们没用,重新招募吧,等到汉械营出世,正好打击打击他们。”
“也好,我们休整一夜,明日就带工匠粮食等,前往南匈奴国。”
“善。”
……
洛阳。
刘辩祭奠完武帝,又带着百官去南山转了一圈,回来时,一场纳妃礼仪又在等着他。
糜家的小妹糜贞,从现在开始就要进入后宫了。
刘辩对她不怎么感冒,两人间的关系用联姻各取所需来说最合适。
因为早就收了糜家十亿嫁妆,再加上还让人家在掖庭待了这么久,再拖下去也不合适。
按照礼仪,走了场不大不小的形式,第二天刘辩就扑进了田地里,巡查起了司隶耕地情况,随行只带了少数大臣。
如今天还有些冷,田地里已经有许多百姓在其中耕耘,为耕种做准备。
到处都是田,屯田军及大司农府做的一切,颇有成效。
刘辩指着远处山脚下,问道:“那边的田,也有水可引?”
荀攸只看一眼便道:“去年臣拨了十亿钱到地方,专项修建水渠,此处不远有一大渠,大渠水引自伊水,大渠沿途分出小渠,直通田地。”
“好啊。”刘辩笑着点头,“农乃国家之本,田、水为农之本,国家想要强盛,不能让百姓为田地和水源发愁。”
“陛下说的极是。”
“徭役全面废除了吗?”
荀攸一五一十答道:“昭宁二年,全国用工报上来七百多起,皆给付了工钱。”
刘辩摇头,沉声道:“光来个纸面数据还不够,司隶校尉、廷尉,必须做好监督,确保每个子都能发下去。”
至于有没有什么暗箱操作,会不会有人从中一层层的承包下去,现在不是刘辩能管得了的。
哪怕有一个子发到百姓手中,都比曾经的徭役要强,其他问题,需要慢慢去处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遵旨。”荀攸毫无心理负担的答应,反正又不是他的任务。
 
第534章 农之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