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臣脸色阴沉。
     作为东瀛军师团长中最有可能晋升为大将的中将,此次他临危受命,负责指挥第二、三、八和十八师团组成山东方面军。
     表面目标是拿下青岛,可是神卫光臣并不满足,他要拿下整个山东。
     第二和第三师团将从登州南下,一方面要截断胶济铁路,让青岛的守军成为孤军,另一方面就是要完成对青岛的合围,将青岛地区的国防军主力绞杀在此。
     为了赢得此次战争胜利,海军第一舰队专门派出了战列舰河内号和筑波号前来助战。
     海军指挥官加藤定吉乘坐的军舰就是无畏级战列舰河内号,标准排水量两万零八百吨,主炮为 2 座 305毫米50 倍径双联装主炮和 4 座 305毫米45 倍径双联装主炮。
     除了正在建造的扶桑号战列舰外,这就是目前东瀛最先进的战舰了。
     而筑波号则要小一些,标准排水量在一万四千吨,但是主炮也是305毫米。
     除此之外,还有前无畏舰富士号和安艺号前来助阵,随行而来的巡洋舰更是多达十二艘,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这也是东瀛拿下青岛要塞的底气,因为他们都侦测清楚了,青岛要塞内的日耳曼人并不多,哪怕耗也能耗死他们。
     如果华夏人在东瀛对青岛要塞进攻期间帮助日耳曼人,那就意味着对协约国宣战,到时候英吉利国也不得不被拖下水。
     所以这件事情才颇具冒险性,成功了,分割利益给英吉利,就能够弥补双方的隔阂,而且拿下山东后,就相当于砍掉华夏一臂。
     为了夺回山东,华夏必须从各地抽调兵力,这样东北的局势就会发生一定的逆转。
     同时,攻防也就转换了,东瀛可以依靠海运输送源源不断的兵力进入山东,以逸待劳,将华夏国防军的有生力量一点点消耗掉。
     到时候东北局势逆转,双方齐头并进,一举吞下华北地区,那么大陆政策就会宣告成功,而他神卫光臣也会因此而成为东瀛的民族英雄,成为第二个山县有棚。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青岛要塞的守军由日耳曼人换成了华夏人,根据情报显示,至少有一个步兵师上万人进入了青岛要塞。
     他可以轻视国防军的战斗力,但是他绝对无法轻视日耳曼工程师的工程质量。
     之前的计划都会被推翻,一个孤立无援且兵力有限的要塞自然没有什么要怕的,那可比攻打旅顺要塞简单多了。
     但是现在上万人的进驻,无数的弹药和物资正在通过胶济铁路运送到要塞内,他们每晚到一步,就会让要塞增强一分。
     这种紧迫感第一次出现在神卫光臣的身上,在运输船上的神卫光臣联系目前在军舰上的参谋长,让他和海军沟通,加快航行速度。
     因为此次活动要是失败的话,东瀛和英吉利的隔阂会进一步加深,因为他们数次行动都没有知会英吉利一声,已经让英吉利外交官很不满了,甚至发出了多次抗议。
    喜欢。
  

第312章 移交仪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