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麟率领‘镇远号‘海晏号,带着南洋的特产,比如胡椒、檀香木、象牙,还有咱们新造的火箭筒和神威大将军炮的样品,去京城一趟。记住,陈麟见到皇上后,一定要说明咱们在南洋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明的海疆,绝无半分谋反之心!”
赵忠领命而去,萧如薰则坐在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奏折,详细陈述自己在南洋的功绩——平定荷兰和葡萄牙联军,收复马六甲和巴达维亚,与暹罗通商解决粮食问题,收纳苏门答腊部落巩固海防,还有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字字句句,都透着对大明的忠诚。
写完奏折,萧如薰将其封好,交给亲卫,让他务必与陈麟一同前往京城。他望着亲卫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忐忑——这一次,能否化解京城的危机,就看这一趟了。
接下来的日子,萧如薰依旧像往常一样,处理南洋的军政事务。他亲自去苏门答腊视察防御工事的建设,看着工匠们用大象运输重型木料,看着联防队的士兵们刻苦训练,看着部落百姓们在田地里耕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知道,只要南洋的局势稳定,只要百姓们支持他,就算锦衣卫来了,也不能轻易定他的罪。而且,他相信陈麟一定能顺利见到皇上,相信孙承宗和朝中大臣能为他辩解,相信皇上最终能看清真相,还他一个清白。
半个月后,巴达维亚港迎来了一艘来自京城的战船。萧如薰心中一紧,以为是锦衣卫来了,连忙带人去码头迎接。没想到,战船靠岸后,走下来的竟是陈麟,还有几个朝中大臣,其中一个,正是孙承宗的学生,翰林院编修徐光启。
“萧大人,恭喜您!”徐光启快步走上前,笑着说,“您的奏折和证据,皇上都看了,孙大人也在朝中为您据理力争,皇上终于明白您是被冤枉的!魏忠贤和刘谨诬告您谋反,皇上已经下令,将刘谨打入大牢,魏忠贤也被皇上训斥,暂时不敢再找您的麻烦了!”
萧如薰听了,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陈麟走上前,递给他一份圣旨:“大人,皇上还下了圣旨,任命您为‘大明南洋总兵官,统管南洋所有军政事务,还赏赐了您黄金百两、丝绸千匹,让您安心在南洋守护海疆!”
萧如薰接过圣旨,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写满了对他的信任和期许。他双膝跪地,对着京城的方向,高声喊道:“臣萧如薰,谢主隆恩!臣定不负皇上信任,誓死守护大明南洋海疆!”
码头上的士兵和百姓们见了,纷纷欢呼起来,声音震得海面上的浪花都微微颤抖。徐光启扶起萧如薰,笑着说:“萧大人,皇上还说,等南洋彻底稳定后,要召您回京城,亲自为您设宴庆功呢!”
萧如薰笑了,目光望向远处的海面。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镇远号”和“海晏号”正威风凛凛地停泊在港口,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知道,这场来自京城的暗流,终于被他成功化解,而他在南洋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巴达维亚港一片欢腾。百姓们张灯结彩,庆祝萧如薰洗清冤屈;士兵们加紧训练,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工匠们日夜赶工,建造更多的战船和火炮;华商们则忙着扩大通商规模,将大明的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萧如薰站在城堡的了望塔上,望着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未来的南洋,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荷兰人可能会卷土重来,周边的部落可能会发生叛乱,京城的暗流也可能再次涌动。但他有信心,凭借着大明的支持,凭借着南洋将士和百姓的信任,他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洋的每一片海域上,让南洋,成为大明最坚固的海上屏障。
喜欢。
第386章 暗流破局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