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带着大唐皇帝的任命和难以言喻的震撼离开了长安,她如同一颗被投入西方棋盘的红色棋子,必将搅动风云。而就在她离去后不久,另一支风尘仆仆、服饰迥异的队伍,持着镶嵌紫金、盖有双头鹰火漆印的信筒,抵达了长安城的四方馆。
他们自称来自“罗马帝国”,是“罗马人的皇帝”巴西尔一世的使者。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鸿胪寺和皇城司的高度重视。李琰在紫宸殿听取了沈迁的禀报。
“拜占庭人?”李琰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他们倒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一直以罗马正统自居。他们此时派使节来,所为何求?”
沈迁躬身道:“据初步接触,使团首领是一位名为利奥的紫衣贵族,态度颇为倨傲,但言辞间透露出,似乎与近来崛起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边境摩擦有关。或许是想远交近攻,寻求与我大唐东西夹击阿拉伯人。”
“夹击?”李琰轻笑一声,手指敲打着龙椅扶手,“想法不错。但朕为何要为他们火中取栗?阿拔斯王朝如今确实势大,与我大唐在怛罗斯也曾有过交锋,但其主要兵锋指向的仍是拜占庭和波斯。让他们互相消耗,岂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上官婉儿在一旁轻声道:“陛下圣明。然则,见一见总无妨。或可探听拜占庭虚实,亦可向其展示大唐国威,使其知这天下,已非罗马与波斯争雄之旧局矣。”
阿史那云也道:“正是!让他们瞧瞧,谁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若其识趣,许些贸易好处也未尝不可;若其傲慢,轰出去便是!”
李琰大笑:“爱妃所言,深得朕心。宣吧,明日含元殿,朕倒要看看,这‘罗马使者,有何说辞。”
翌日,含元殿。拜占庭使臣利奥带着几名随从,昂首步入大殿。他身着深紫色镶金边的长袍,试图保持罗马贵族式的骄傲,但当他看到含元殿的恢宏气象,感受到大唐百官肃穆威严的朝仪,尤其是御座上那位年轻却气度如同神只般的皇帝时,那份骄傲不禁微微收敛,依礼躬身致敬。
“罗马皇帝巴西尔一世陛下麾下,紫衣贵族利奥,向大唐皇帝陛下致敬。”他的官话颇为生硬,但还能听懂。
“贵使远来辛苦。”李琰的声音平静地传来,“不知巴西尔皇帝遣使而来,有何见教?”
利奥深吸一口气,按照出发前准备好的说辞,开始阐述:“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我罗马帝国与贵国一样,是文明与秩序的扞卫者。然而,东方崛起的阿拉伯人,野蛮而贪婪,信奉邪说,不断侵扰我帝国边境,掳掠我人民,焚烧我教堂。他们的野心绝不止于东方,终有一日将威胁到所有文明国度。”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御座上的反应,继续道:“陛下麾下大军所向披靡,威震寰宇。若陛下愿与我罗马帝国结盟,东西夹击,必可一举铲除阿拉伯祸患。届时,亚细亚之归属,我等可另行商议。两国共享和平与繁荣,岂非美事?”他话语中依然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味道,仿佛结盟是对大唐的恩赐。
李琰静静听完,并未立刻回答。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利奥略显急促的呼吸声。良久,李琰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阿拉伯人之事,朕自有考量。大唐之敌友,亦非由他人界定。贵国与阿拉伯之争端,乃汝等之间事。朕闻,真正的强者,当自扫门前雪,而非乞援于万里之外。”
利奥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李琰话锋一转:“不过,大唐乃礼仪之邦,广交天下朋友。若巴西尔皇帝有意交好,互通商贸,学习教化,朕甚为欢迎。至于结盟用兵……”李琰轻轻笑了笑,“且待汝国展现出足以与大唐并肩的实力与诚意时,再议不迟。”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拒绝了拜占庭结盟夹击阿拉伯的提议,又轻描淡写地贬斥了其国力,更反过来要求对方拿出“诚意”,可谓霸道至极。利奥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想要反驳,但在大唐帝国绝对的国威和皇帝那深不可测的目光注视下,竟一时语塞。
“此外,”李琰补充道,目光如电,“朕欲知晓,尔等对西海局势,譬如威尼斯、热那亚等邦,以及地中海之海盗,所知几何?”
利奥一怔,没想到大唐皇帝对西方事务如此了解,只得硬着头皮回答了一些众所周知的情况,内心却惊疑不定。
接见在一种并不十分融洽的气氛中结束。利奥带着屈辱和震惊退出了含元殿,他必须立刻将大唐皇帝的态度和这深不可测的帝国实力报告给国内。
第346章 罗马来的信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