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雷声压诏,匠火燎原[1/2页]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喜欢秦岭虎的萧旺
李二那张脸,阴沉得能滴出墨来。
他死死攥着御案,指节泛白,像是恨不得立刻下旨把孙思邈拖出去砍了。
但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怒火。
没办法,瘟疫这玩意儿可不跟你讲什么皇权至上,它只管死人。
“准……准奏。”李二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着工部……全力配合孙思邈!所需铜鼎……能凑多少凑多少!”
末了,还是没敢提“民炉”二字。
一道圣旨,如同便秘一样难产。但终究还是下了。
只是,李二咽不下这口气。
“凡私设铁炉、传‘陈野之技者,斩!”
圣旨未出长安,便已被一双有力的手截获。
飞骑军大营,薛仁贵手握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开拔,巡视边境!”
“将军,眼下并无战事,为何要巡边?”副将不解。
薛仁贵虎目一瞪:“军令如山!哪来那么多废话?”
副将脖子一缩,不敢再问。
三十辆运炭车,缓缓驶出军营。车轮滚滚,尘土飞扬。
说是运炭车,其实内有乾坤。
表面上堆满了黑黝黝的焦炭,底下却藏着一套套精密的铁模。
这是李承乾早就准备好的后手。
薛仁贵站在高处,看着车队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殿下,末将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为了掩人耳目,薛仁贵还特意安排了一场“火攻阵”演练。
只见飞骑军将士,手持火把,对着空旷的原野一阵猛烧。
烈焰腾空,浓烟滚滚。
不明真相的百姓,还以为又要打仗了,吓得四处逃窜。
谁又能想到,这漫天火光,竟是为了掩护那三十辆运炭车呢?
而此时,王承恩正带着一队羽林郎,在淮水渡口设下重重关卡。
“给咱家仔细搜!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过去!”王承恩尖着嗓子喊道。
他奉旨追查“陈野”余党,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一艘看似普通的货船,引起了他的注意。
“停船!接受检查!”
羽林郎一拥而上,将货船团团围住。
船老大一脸谄媚地笑道:“军爷,这是从江南运来的药材,都是给朝廷用的!”
王承恩冷笑一声:“药材?咱家倒要看看,是什么药材!”
箱子被一个个打开,里面装的,竟然不是什么名贵药材,而是一堆奇奇怪怪的铁疙瘩。
有呼呼作响的铁制风箱,有闪着寒光的淬火槽,还有一些看不懂的零件。
“这是什么?!”王承恩怒吼道。
船老大吓得跪倒在地:“军爷饶命!小的只是奉命运货,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承恩气得七窍生烟,一把火将所有货物烧了个精光。
“烧!给咱家烧!烧光这些乱臣贼子的东西!”
熊熊火焰,照亮了整个渡口。
然而,王承恩万万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当天夜里,淮水江面上,出现了一幅诡异的景象。
浓浓的雾气笼罩着江面,伸手不见五指。
突然,雾气中出现了一点红光,紧接着,红光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仔细一看,竟然是数十个匠人,潜伏在水下,正在搭建一座临时的锻炉!
他们用竹管连接着岸上的风箱,源源不断地将空气输送到水下。
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江面。
水波荡漾,火光摇曳,如同地狱之火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附近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都吓得魂飞魄散。
“陈……陈野显灵了!”
“他变成水火之神了!”
“官府烧不尽他的地下魂啊!”
这些传言,像瘟疫一样,迅速在民间蔓延开来。
而远在庐山的裴守约,也在秘密地进行着他的复仇计划。
他藏身于一间破旧的草堂之中,终日埋头苦干。
他要将自己脑海中那些关于火器的知识,重新绘制出来。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将药汁作为墨水,将火器图纸绘制在《金刚经》的夹层之中。
这样一来,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每日诵经,祈求佛祖保佑。
每天,他都会对着《金刚经》,一字一句地诵读。
表面上,他是个虔诚的信徒,实际上,他却在秘密地绘制着杀人的利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第171章 雷声压诏,匠火燎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