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了火场。
     夜半时分,徐惠悄悄地潜入冷宫的佛堂,她关上房门,点燃一盏油灯,从袖中取出那个印泥盒。
     她用唾液调和着残存的印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块泛黄的黄绢。
     这块黄绢,是她从一件旧衣服上剪下来的,原本是用来擦拭灰尘的,但现在,它却有了更重要的用途。
     徐惠小心翼翼地将印泥涂抹在黄绢之上,然后,将一个刻有“监国承乾”四字的印章,用力地盖在了黄绢之上。
     “监国承乾”四个字,清晰地印在了黄绢之上,散发着一股庄严而神圣的气息。
     徐惠将黄绢缝入为太妃抄写的《心经》封底
     第二日,孙思邈入宫为太妃诊脉。
     诊脉完毕之后,他从书案上拿起那本《心经》,对着太妃说道:“太妃娘娘,老臣观您近日心绪不宁,不妨多诵读几遍这本经书,以静心凝神。”
     太妃点了点头,将《心经》递给孙思邈,说道:“有劳孙御医费心了。”
     孙思邈接过《心经》,不动声色地将其放入药箱之中,然后,告辞离开了冷宫。
     回到太医院,孙思邈迫不及待地打开药箱,取出那本《心经》。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经书的封底,只见上面赫然印着“监国承乾”四个大字!
     孙思邈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连忙将经书收好,然后,快步走向皇宫。
     紫宸殿内,李二正批阅着奏折,眉头紧锁。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孙思邈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李二抬起头,揉了揉眉心,说道:“宣。”
     孙思邈走进大殿,跪倒在地,沉声道:“陛下,今陇右疫势蔓延,民不聊生,老臣恳请陛下,准许太子殿下前往陇右,主持抗疫大局!”
     “放肆!”李二勃然大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太子乃是戴罪之身,岂能让他擅离潼关?”
     孙思邈没有丝毫畏惧,他抬起头,直视着李二的眼睛,说道:“陛下,如今陇右百姓,对太子殿下推崇备至,他们认为,只有太子殿下才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说,要以火犁炉火熬药,民间称‘非承乾监制之炉,药不灵。百姓已立牌位,日日焚香。”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那本《心经》,双手呈上。
     “陛下请看,此经出自冷宫,太妃亲诵,印文天成,非人伪造。陛下若再拒太子出面,恐民心尽失,疫不可控啊!”
     李二接过《心经》,翻开封底,只见“监国承乾”四个大字,清晰地印在黄绢之上。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
     孙思邈见状,连忙说道:“陛下,事到如今,已经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了。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还请陛下三思啊!”
     李二沉默了,他看着手中的《心经》,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孙思邈,心中充满了矛盾。
     可是,他真的要放太子离开潼关吗?
     那个曾经让他失望透顶的儿子,真的能担当起这份重任吗?
     他犹豫了,迷茫了,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最终,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口气。
     “此事……容朕再想想……”
     孙思邈闻言,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他知道,李二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叩首,然后,起身告退。
     离开紫宸殿,孙思邈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心想,这大唐的天,恐怕真的要变了……
     李二独自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紧地攥着那本《心经》,他的脸色阴晴不定,心中充满了挣扎。
     “承乾……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突然,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殿外,对着远处的东宫方向,怒吼道:
     “来人!传朕旨意……”
     声音戛然而止,他最终会下达什么旨意,无人知晓……
     薛仁贵得令,那叫一个雷厉风行,东宫内院立马被他改造成“农政旧档临时库”。
     飞骑军的兄弟们,那一个个都是996全年无休的打工人,昼夜不停地值守,盔甲锃亮,眼神犀利,别说一只苍蝇,就是只蚊子飞进去,也得被扒层皮。
     老薛亲自上阵,审查每一份民间“献宝”来的图纸,那叫一个认真负责。
     只要是带“承乾监制”铭文的,立马编号入册,待遇直接拉满。
     他还偷偷摸摸地把献图者的姓名、乡里都记在小本本上,这波啊,是太子殿下的大数据收集。
     夜深人静,薛仁贵溜进库房暗室,从贴身铠甲里掏出一张图——正是李承乾留下的火器工坊布局图!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借着昏暗的灯光,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拿出火折子,“嚓”的一声,把副本烧了个干净。
     火焰舔舐着纸张,映红了他刚毅的脸庞。
     他凝视着手中唯一的真图,小心地藏回铠甲夹层,低声呢喃:“太子要的,可不是小小的东宫,而是这天下一寸一寸的铁火!”声音低沉,仿佛是对着沉睡的巨龙发出誓言。
     窗外,呜咽的北风卷起长安城中未尽的灰烬,如同雪花般飘向灯火通明的紫宸殿,最终落在了李二堆满奏折的御案上,遮盖住了那一道道朱红色的批复。
     “报——”一名内侍跌跌撞撞地跑进殿内,声音尖利而急促,“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他……”
    喜欢。
  

第180章 灰落紫宸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