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瑗之颁布了推恩令后,举朝上下一片哗然。
朝会结束以后。
大司徒姚贾对李斯说:“丞相,不能由着郭太后胡闹了,她这个推恩令一旦到了诸侯王手里,天下皆反。”
李斯自然也明白这推恩令的厉害,他一脸凝重的点了点头:“我稍后去见太后。”
后宫。
郭瑗之刚准备要休息一下,子佩就来告诉她说是丞相来了。
“叫吧!”
郭瑗之觉得,推恩令这个千古阳谋,这些土着肯定想不出,李斯此来想必是来夸赞自己的。
李斯气势汹汹的从外面进来,郭瑗之心里一沉,他这样子,怕不是来夸自己。
“太后!”
李斯拱了个手,不等郭瑗之说免礼就直接放下了手,道:
“您颁布推恩令这种诏谕,事前为什么不和臣商量?这么大的事情您怎么能不通过臣就擅自决定?”
郭瑗之看李斯反应这么大很不理解,自己又没做错,这老匹夫凶什么凶?
“丞相!”尽管心里很不高兴,郭瑗之依旧耐着性子解释:“孤事先没有和丞相商量,是我不对,不过推恩令对社稷,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此诏一颁布,朝廷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出三代,藩王之祸自消,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铲除这些藩王,难道不是好事吗?”
“好事?”李斯要被气笑了,郭太后这么聪明的一个女人,居然会干出这种傻事。
这推恩令到了诸侯手里,诸侯又不是傻子,人家会坐等着自己的地被分完?
诸侯要是看到这推恩令,只怕立即就反了。
“太后啊!您就没想过?推恩令会把诸侯逼反?他们本来不想反,看到这道诏令,也只能造反。诸侯一旦反叛,您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李斯还是想劝郭瑗之收回成命,这会推恩令的诏谕还没送到诸侯手里,朝廷收回还来得及。
郭瑗之愣住了。
她的确没考虑到诸侯看到推恩令会直接谋反,可事到如今,她也不可能把推恩令撤回。
朝令夕改自古就是大计,她早上颁布的诏谕,要是中午就撤回,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威信,立即就会荡然无存。
“不行,推恩令绝不撤回!”
郭瑗之很坚决。
“太后!”李斯没想到郭太后会如此执拗,气也是上来了:“您是非要把诸侯逼反?非要打一场内战不可?”
郭瑗之一拳捶在桌上表达决心,道:“藩王削反,不削亦反,既然他们横竖都会造反,干脆早点动手,等再过几代,藩王坐大,只会更加难缠,我们此时把这些诸侯王收拾了,是未雨绸缪。”
“胡说八道!”李斯气的不行:“丁零在北方虎视眈眈,朝廷的军备也不齐,这种时候把藩王逼反,是自取死路!”
“李斯!!!”
郭瑗之气的直咬牙。
这老匹夫实在可恨,自己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他还执迷不悟!
李斯手上有能对付郭瑗之的杀招,自然不惧,他平静的看着郭瑗之:
“太后,臣请您将推恩令收回!”
“我要是不收呢?”
李斯身子往前倾了倾,从袖子中摸出一张诏谕,道:
“太祖高皇帝驾崩时,给臣留下了一道诏谕,若太后干政,可以此诏诛之,太后今日若执意不听,臣只有以此诏诛之!”
看着李斯手里这道诏书,郭瑗之怕了。
她毫不怀疑自己今天要是不妥协,李斯肯定会用这封诏书杀了自己。
“丞相饶命!孤再也不敢如此了。”
郭瑗之站起身,低着头,声音哽咽的向李斯求饶。
挨打要立正,这种时候必须得认怂。
不认怂李斯真会杀她。
李斯看到郭氏如此,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
早这样不就好了?
“太后!”李斯把那封诏书收回到袖子里,说道:“臣并不想为难您,只是希望您能够清醒一些,现在既然您知错了,此事就此揭过。”
郭太后刚刚颁布的推恩令就这么收回了,李斯离开了以后,刚刚还诚惶诚恐的郭瑗之立刻抬起了头。
她咬着牙,眼里满是杀意。
李斯这老贼,欺人太甚!
若不除此老贼,自己早晚要死在他手里。
可这老贼由田秀留下的诏书,想除掉他谈何容易?
想起刚才李斯拿着诏书逼迫自己的样子,郭瑗之气的快把后槽牙咬碎了。
她一把掀翻了面前的几案,动静招来了所有的宫女。
众人跪在地上,看着发怒的郭太后,噤若寒蝉。
子佩跟郭瑗之的时间最近,这种时候也只有她敢上去劝说郭氏:“太后息怒!”
“摆驾,孤要去太祖陵拜祭太祖皇帝。”
郭瑗之忽然说要去拜祭田秀,这让子佩等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没听到吗?”
郭瑗之愠怒道。
“是是是!”
子佩赶紧让人准备车马。
从宫里去田秀的陵寝,差不多有十里。
这么远的距离,郭瑗之自然不可能一个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邯带着大队侍卫保护太后去祭拜太祖皇帝。
到了太祖陵,郭瑗之从车上下来。
帝王的陵寝不仅有地宫,上面还有享殿,在周围更是有大批的百姓为皇帝守陵。
不过郭瑗之的目标却并不是享殿,她直接去了地宫。
地宫门前有守卫,看到太后过来,所有守卫都是下跪行礼。
郭瑗之摆了摆手:“都起来。”
守卫们起来以后。
郭瑗之吩咐说:“打开地宫,孤要进去!”
守卫们不敢违抗,赶紧打开了地宫的石门。
郭瑗之此后也是要进去和田秀合葬的,所以地宫并没有完全封闭,石门还可以打开。
只是那石门很厚重,几十个侍卫费了好大功夫,才把地宫的大门打开。
“汝等在外面等候。”
郭瑗之吩咐了一声,提起裙子钻进了地宫。
帝王的陵寝很深,也很长。
下面冷嗖嗖的,郭瑗之一进来就觉得身上发冷,不过她并不怕,墓室里面有长明灯,倒是不黑,顺着长明灯的指引,郭瑗之来到了田秀的灵柩前。
周朝有制度,天子驾崩之后要五棺二椁,象征九五至尊。
棺和椁并不是一个东西,棺是套在外面的,而椁则是放在里面的。
田秀的棺
第795章 相权后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