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要你考的特别好,自然会有人怀疑。
     哪怕用了糊名法,哪怕用了誊录法,会怀疑的人依然会怀疑有问题。
     他们也有怀疑的理由,毕竟你是我的学生,也曾和董仲舒学习过。
     但你要记住,唯庸者无咎无誉,不必在意那些杂音。”
     又一次上朝的时候,朝堂上确定了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具体流程。
     没有完全按照明清时期的成熟制度进行,大汉目前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真要是从每个县开始考试,一层层向上考,公平性能不能保证另说,大汉也没有那么多读书人。
     大汉的官学目前只有两级,地方各郡的郡国学,上一级就是中央的太学。
     科举也分为两级进行,先是郡国级考试,通过者会参与下一级的会试,最后则是殿试,一共三级。
     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的时间尚短,知识的垄断才刚刚被打破不久,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读书人的数量才会迎来爆发。
     “陛下,经过我多日冥思苦想,科举考试中还应该增加一项措施,此举可以大大增加舞弊的难度,有效维持科举的公平和权威。”
     窦桑林等人现在一听到这个话题头皮都发麻。
     至于么,第一次科举考试啊,不成熟的好不好。
     但富民侯搞的这些防作弊措施也太成熟了,糊名法和誊录法几乎绝了他们攀关系的心思。
     董仲舒和孔安国门前的马车减少很多,基本恢复成了以前的样子。
     当然,和刘彻的敲打也有很大关系,谁也不想在这个关头硬刚刘彻。
     “陛下,此法名为锁院,乃是为了隔离与保密。
     建立贡院作为考试场地,由陛下确定考试范围后,所有主考官和阅卷官立即进入贡院,贴上封条内外隔绝。
     考试结束,阅卷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入,所需生活物资统一配送,也要严格检查。
     考官根据陛下确定的范围出具试题后,由印刷工匠们直接在院内刻版印刷,印刷完毕,立即销毁刻版…”
     大臣们越听越惊讶,到最后,很多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在他们看来,陆鸣提出的锁院制度,已经不能用严格二字来形容,而是极为严苛。
     严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孔安国还好一些,董仲舒脸色有些凝重。
     他都这么大岁数了,锁在贡院中几十天,怕是有点难熬。
     他看了看陆鸣,这小子搞起公平来,不顾老人家的死活啊。
     不出意外,刘彻也没顾及他的死活。
     “富民侯考虑的十分周全,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不出意外,没有人反对。
     谁会光明正大的反对防作弊措施呢?
     “既然如此,诏令各郡国,立即开始筹备科举。”
     略一停顿,刘彻的声音骤然冰冷,
     “廷尉,若是发生科举舞弊,该以什么罪名论处?”
     任凭有诸多措施,刘彻也知道无法彻底杜绝科举舞弊。
     惩治措施必须足够严厉,绝不姑息。
     “陛下,若是考生夹带作弊物品,立即取消考试资格,终身禁止参加科举。
     并要身带枷锁,于贡院门前示众一个月。”第1011章 严苛的制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