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3章 李旭东的应对[1/2页]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旭东说这些话也是迫不得已,这才第一波来客啊,还有更重量级的在后头,如果自己全都答应了,以后每来一个人,自己岂不是都要答应他们的要求?
     他的话刚说完,在场的三人立刻呆若木鸡的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异类。
     在华夏的这片土地上,人人都以牺牲与自我牺牲为荣,李旭东这三十七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寒冷的话?
     不过仔细一想,李旭东的话不无道理。他本就是人民当中的一员,我们不是要保护人民群众么?为什么要求他做出牺牲?难道就因为他有大家都没有的东西,我们就要求他做出牺牲?
     如果张三有,我们就要牺牲张三,李四有,我们就牺牲李四,那今后谁还敢有所不同?难道这世界以我们为中心不成?道理上说不通啊。
     李家有,李家奉献了,而且年年都在奉献,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觉得李家就应该奉献,等到李家遇到些困难,不再奉献的时候,大家就受不了了,觉得李家不够仁义。8
     “李旭东同志,您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钱部长也知道大家的要求有些过分,这已经不是薅羊毛了,完全是在强人所难啊。可处在她的位置上,她也不能得了便宜便卖乖,便只能委婉的批评这么一句。
     “是啊,李老弟,我们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要是你不牺牲,我不牺牲,大家都不牺牲,哪来的新华夏?哪来的四个现代化?”曾部长也批评道。
     “李旭东同志,我们知道您曾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可现在,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少难题,还希望您能慷慨解囊,帮助我们共渡难关呐。我们也知道你有些为难,但您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还请您多为国家想想,下次我们再来和您商量,您看成么?”谢干事也知道不能逼迫太甚,今儿李旭东能答应钱部长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的话来得很委婉。
     能走到他们这一步的领导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谁又不是八百个心眼子呢。有些事情只要不上纲上线,大家彼此都点到为止,真要玩聊斋,谁又怕谁呢。
     “三位领导,我因为个人和工作的原因,经常去国外,你们知道我最大的感触么?我们之所以落后,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和理念。我们的大厨做菜,讲究的是感觉,是熟能生巧,不管是火候还是调味料,全都是凭借眼力。而德国人做菜,一开始就称重,菜的分量、调味料的重量,每一种都精确到零点几克,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他们虽然呆板,但正是他们的这种呆板,才真正体现了科研人的精神。”
     “我们国家从来就不缺人才与天才,国外既然技术十分先进,我们为什么不多派些留学生出去学习呢?我知道你们担心他们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担心他们留在国外不再回来,可只要十个里面有一个能带着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回来,那我们也不亏啊。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基数越大,回来的留学生也就越多,只要给这些未来的科学家足够的宽容与尊重,我相信我们的各行各业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才是科技进步的正确方式。”
     “臭老九”这个称呼对知识分子可不友好,国家现在办的大学依旧是那些工农兵学员,质量上参差不齐,所学的知识也很落后,有的工业大学直接和企业挂钩,甚至一些老工人当老师,教导这些学员如何动手修理机械。
     内地的机床本就不先进,如果只是当做基础知识,那还是很不错的,可惜内地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机器设备,即使有,那也不可能为了讲课而拆开那些机床,这就让工农兵学员所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了。
     “嗯,除了这点,李旭东同志,您还有什么要向上级反映的?”谢干事能问出这话儿,肯定不是一般的干事,说不定真能把话带到高层。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回来,我打算辞职,在家看看报,写写书。如果能让我当个小村长,那就更好了。”李旭东对村长这个职位一直念念不忘,他希望自己用实际行动带动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一个县共同走向富裕。
     再次举起茶杯,李旭东就不再说话了,想在他这里白拿好处,不可能的,互相合作,各取所需还差不多。
     三人出门,李旭东送到门口,随即转身回到了院里。众人还在回味李旭东之前说过的话,也不知道该说李旭东傻还是精明,只觉得他的话似乎并没有什么错,但又说不出有什么对的地方,一时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李旭东同志已经很不错了,这么多年下来,除了三年灾害靠他运来全球的粮食,他每年都给国家捐献大量的钱物,还为国家弄来了不少高端技术图纸。而且这人很精明,在内地没有半分产业,就连这套小四合院,也是当初娄部长上位之前给他买的。工作上,我们挑不出岔子,生活中,他除了花心了些,在内地还真就只有一个老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干事是正儿八经的厅级干部,对李旭东的资料了解得十分透彻,归纳总结下来,李旭东就是个生错了地点的实干家加金融家,他的眼光超前,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十分准确。
     “其实小李说的也不错,国家国家,不管是国还是家,都是大家的家,每个人都要为家庭做出贡献,我们总不能因为他能力太强就逮着他一个人拼死拼活的干吧。要是他牺牲了,这世上除了至亲,又会有几个人记得他?”
     曾部长是将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好些他都不记得名字了,不是说他忘记了那些牺牲的人,而是为国捐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小李同志算是顶好的了,他一直为国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你们发现没有,他的话语里,更希望的是合作。如果我们派学员去学习,未尝不是一件好

第293章 李旭东的应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