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歇业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却不想除了几个娃娃,大家竟还是忙得团团转。
齐老带着杜锦香和沈敦依旧日日往城外跑。他们医术精湛,又不收钱,名气传开了,有城里人家瞧不起病的,都专门去城外蹲点请他们帮忙。
齐老来者不拒,却累坏了杜锦香,每天精疲力尽,却依旧咬牙坚持。
大雪势头不减,魏家带头捐了米粮木炭,粥棚每天都排着长队。
然而天气太冷,光喝粥也难以抵抗寒气,灾民有时也会抢夺他人口粮和与御寒衣裳,好几次争斗都离着不远。沈敦护着齐老和杜锦香,才没有被波及。
廖源更是出奇地忙碌。
不知道是不是雪太大,天气太冷,找他修门窗修屋顶的每天都有好几个。
虽然有的不算木匠范畴的活,但他也不会拒绝,从早到晚在各家忙碌。沈云姝都很少见着他的面。
至于沈云姝自己,早上要做茶点,再烤烤蛋挞,琢磨更稳定的蛋糕烘烤技巧,下晌回来则要练两张大字,有时还会被九香斋请过去设计新的点心塔方案,也是没有多少空闲。
王氏和沈老爹则忙着置办过年的东西。每个人的新衣新裤新棉袄,灌肉肠,腌肉腌鱼,炸菜丸子肉丸子,还包了两缸团子冻起来,足够正月里不动手。两人早年这些活也是做惯了的,夫妻配合,麻利得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抽空去了村里一趟。
村子里屋子建好后,田叔就一直惦记带着大家伙进城一趟好生道谢。奈何又下了几场雪,路上不好走,一直拖到前几天放晴的时候,带着周大几个,提着几桶好不容易摸来的鱼虾上门了。
知道沈云姝肯定花了不少银子,村里也没法偿还,就硬是和王氏签了个契,全村帮他们做工三年,分文不收。啥时候开始,啥时候算。
王氏本是不肯,沈云姝想着以后多半有用得着村里人的地方,就劝着王氏答应了。
她们不是慈善家,能互惠互利,平等相处,才是上佳之法。
几人带着置办的肉菜到村里一看,联排的砖瓦房亮堂堂地一字排开,后面厚实的火墙有十个灶口,白日里添柴烧饭,顺带给屋里保温,晚上留着炭火,一夜起来早上洗脸的热水都有了,方便地很。
田叔带着她们一家三口看过屋子里头的安排。
原本十间大小的屋子要住下百多号人,自然要挤一挤,当时建的时候为了赶时间省工料,只用三道墙隔出了四部分。
两间给大小光棍,不怎么讲究的男人小子住,两间给带小娃的妇人和姑娘们住。
大通铺住着自然有不方便的地方,但能驱寒保暖,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大家都非常满意了。
“......等这阵过去,来年把这屋里头改一改,争取每家都能分个一间半间的。要是不够,就再想办法凑钱建个一两间,再碰上什么大雨大雪,咱就都不怕了。”
看着这一排屋子,田叔心头宽慰,自然少不了再次感谢沈云姝。
“叔别跟我客气,我还指望着您和大家伙帮我的大忙呢!”
沈云姝便把计划养牛的事提前透了个底。
这事她已经和沈老爹商量过,牛乳难寻,利润却高,如果来源能握在自己手上自然最稳妥,因此沈老爹也支持她的决定。
魏骁那头既然答应了,买到母牛就是时间问题。村里地方足够大,到时辟出个养牛场,安排几个人手,她就不用处处被牛乳的量掣肘,空有一身本事施展不开了。
不要说签了帮工的契,就是没有,田叔也不会拒绝,只让沈云姝放心送来。
中午,田叔田婶杀了几只鸡鸭,按沈云姝说的做了香喷喷的铁锅炖,大家围坐灶台边,热腾腾地吃了顿饭,又约了年后初三来拜年,沈云姝三口便坐着骡车回城了。
喜欢。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发工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