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章 沈清歌的搭线[1/2页]

人生轨迹之重生 芝士冰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维度艺术”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当然,是电子烟产生的淡淡水雾。乐希和顾名辰对着投影幕布,眉头紧锁。
     幕布上展示着一个初步策划案——“高校艺术普及计划”。他们瞄准了本市几所顶尖大学,希望与校方合作,举办一系列高端艺术展览、名家讲座和工作坊,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美学理念带入校园,同时也为画廊挖掘潜在的青年艺术收藏家和爱好者,提升“维度”在学术圈和年轻精英中的影响力。
     想法很美好,前景也很诱人,但第一步就卡住了:如何有效地与高校对接,尤其是与关键决策部门——比如宣传部、团委、艺术学院——搭上线并建立信任?
     “直接发商业合作函过去,大概率石沉大海。高校体系相对封闭,对外来的商业机构警惕性很高,特别是我们这种纯商业画廊。”顾名辰揉了揉太阳穴,语气有些疲惫。他尝试联系过一位在大学任教的远房表哥,但对方所在院系不对口,也表示爱莫能助。
     乐希指尖轻敲桌面:“需要有个有分量的中间人引荐,或者能找到与校方有长期良好合作基础的机构作为桥梁。单纯靠商业谈判,很难敲开那扇门。”
     两人讨论了几个方案,比如通过之前合作过的艺术家牵线(但艺术家大多游离于体制外),或者赞助一些校级学生活动(但见效慢且目标不精准),都觉得不够理想。
     晚上回家,乐希眉宇间还带着思索的痕迹。爱琪正窝在沙发里看文献,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他这副样子,便问:“公司遇到难题了?”
     乐希脱掉外套,在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把头靠在她肩上,叹了口气:“嗯,跟名辰想开拓高校市场,计划书做好了,找不到敲门砖。”
     他简单说了说遇到的困境。爱琪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卷着乐希的头发。她虽然是搞科研的,对商业运作不熟悉,但也明白人脉和渠道的重要性。
     “高校系统确实比较讲究渊源和信任……”爱琪沉吟着,“我们学校之前搞跨学科学术论坛,想拉企业赞助,也是通过校内很有威望的老教授去牵线搭桥才成功的。”
     “是啊,关键就是我们不认识这样的‘老教授。”乐希有些无奈,“本来还想让你看看你们学校有没有路子,但你们理工科院系,跟艺术隔得太远了。”
     爱琪点点头,她所在的实验室跟艺术学院八竿子打不着。她努力在脑海里搜索着自己有限的人脉网,试图找到一丝可能。忽然,一个清丽的身影闪过她的脑海。
     她猛地坐直身体,眼睛一亮:“对了!怎么把她给忘了!” 乐希被她吓了一跳:“谁?” “沈清歌啊!”爱琪语气兴奋起来,“清歌!电影学院的教授!她不就是高校体系内的人吗?而且电影属于艺术学范畴,跟你们的计划天然契合!她本人又是教授,由她来引荐或者作为合作顾问,校方的接受度会不会高很多?”
     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乐希猛地拍了下沙发:“对啊!沈清歌!我怎么没想到!”
     沈清歌不仅是高校圈内人,拥有天然的信任背书,而且她的专业领域——电影艺术——与“维度”想要推广的视觉艺术紧密相关。由她出面,无论是作为引荐人,还是作为学术支持方参与项目,都能极大地增加项目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完美地解决“信任”和“专业”这两个核心痛点!
     “老婆!你真是我的福星!”乐希激动地抱住爱琪,狠狠亲了一口。 爱琪笑着推开他:“快,给名辰打电话,跟他说说这个思路!”
     电话那头的顾名辰听完乐希的话,也沉默了半晌,显然也被这个突然打开的思路惊到了,随即语气也带上了豁然开朗的兴奋:“没错!沈教授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我怎么……就没往这方面想呢。”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和期待。
     “这就叫当局者迷。”乐希笑道,“那……联系沈教授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毕竟你们更熟一些。”
     顾名辰顿了一下,随即爽快答应:“好,我来联系她。看看她什么时候方便,我们正式拜访一下,聊聊这个计划。”
     挂了电话,顾名辰看着手机里沈清歌的微信头像——是一张黑白侧影,背景似乎是某个电影节的展厅,氛围感十足。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发了一条信息过去:「沈教授,晚上好。冒昧打扰,最近公司和乐希正在策划一个与高校合作的艺术推广项目,有些专业上的问题想向您请教,不知您近期是否方便,想请您喝杯咖啡或吃个便饭,聊聊可行性?」
     信息发出去后,他少有的有些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等待回复。这虽然是公事,但毕竟夹杂了私交,他担心会被拒绝。
     好在没过多久,沈清歌回复了:「顾总客气了。听起来是很有意义的项目。我周三下午之后都没有课,时间上比较方便。您看什么时间合适?」
     语气一如既往的礼貌得体,并且表达了兴趣。顾名辰松了口气,立刻回复约定了周三下午在她学校附近的一家安静咖啡馆见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三下午,咖啡馆角落。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木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名辰提前到了,点了两杯手冲咖啡。当沈清歌穿着简单的衬衫长裙,背着帆布包,带着一身书卷气准时出现时,他起身为她拉开椅子。
     没有过多寒暄,顾名辰直接将打印好的项目计划书递给她,然后清晰地阐述了他们的构想、目标以及目前遇到的瓶颈。
     沈清歌听得很专注,不时低头翻看计划书,细边眼镜后的眼神锐利而专业。
     “很有意思的想法。”听完后,她放下计划书,双手交叠放在桌上,“高校确实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艺术滋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你们的策划案很扎实,商业性和学术性平衡得不错。”
     得到她的初步肯定,顾名辰心中一喜。
     “不过,”沈清歌话锋一转,指出了关键,“正如你们意识到的,直接以商业画廊的身份进入,阻力会很大。校方会担心过于商业化,或者活动质量无法保证。”
     她略微思考了一下,说:“如果由我,或者通过我们学院的名义,以联合主办、学术支持的方式向学校推荐这个项目,情况会完全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包装成一个‘产学研结合的试点项目,重点突出其对学生审美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宣传部和团委那边,我可

第58章 沈清歌的搭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