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仗尚未结束,荆豫徐扬四州内部还有事处置,在最不该出现变故的时候,偏偏就出现变故了,这是很容易激起动荡的。
“眼下让学生担心的并非这个。”
曹昂朝舆图快步走去,贾诩一行紧随其后。
“现在的情况,是我军无法预判孙策,到底是要陈兵北上,以攻打江北沿线。”
曹昂指着舆图,眉头紧锁道:“还是逆江而上,趁势威胁到庐江郡、豫章郡北部,继而形成对江夏郡的攻势。”
“毕竟在此之前,孙策严令麾下加紧对山越征伐,依着学生对孙策的了解,其定会集结被俘的山越青壮参与此战。”
“这使得孙策对我军发动攻势,是有较为充沛的兵力,弹压与震慑江东腹地,同时确保好与我军接壤之地相对安稳的。”
“的确是这样的。”
贾诩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一战,孙策定然会突显一个快,唯有快,才能使我军不能从容应对这一变局。”
“在此背景下,他发的那篇檄文,同样会影响到诸州治下秩序,特别是跟江东接壤的,有很大可能,这些地方会爆发哗变,甚至是叛乱的。”
曹昂双拳紧攥起来。
这就是一片欣欣向荣下藏着的隐患,曹昂从没有对这一表象所迷惑住,对于那些不在一个利益线的群体,短暂的低头不代表着臣服,他们会以伪装的方式,来换取能够反击的契机。
孙策就像是一头狼,一直在忍耐着,直到曹氏出现一个很特殊的境遇,曹操在北消化冀州所获之地,跟袁谭袁尚哥俩对峙下,坐看这哥俩相争,这使得兵马也好,钱粮也罢,都是不能有任何变动的。
而偏偏呢,在这一时期下,曹昂对豫州等地展开清算了。
这个消息,曹昂知道孙策不会知晓。
可涉及代汉的消息,是瞒不了孙策的。
有这个就够了。
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就是为了给曹昂施加压力,叫他做出选择,关键是这个选择可不好去做啊。
这真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
“去,叫几位军师过来。”
想到这里,曹昂沉声道。
这是一场牵扯很广的大战,如此重要的时刻,不能只靠他跟贾诩来分析,要叫阎象、娄圭、袁涣他们都参与进来。
“还有,去请陈宫、田丰、沮授、荀谌他们来。”
不等许仪作揖行礼下,曹昂又伸手说道。
“喏!”
许仪压着惊疑,立时作揖应道。
而听到这话的贾诩,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过去,一直没表明态度的陈宫一行,态度上皆有不同程度的松动,这也使曹昂做了对应的事。
“老师,这次对战孙策,学生准备亲征了。”
对贾诩所想,曹昂没有在意,而是直接讲出自己所想。
贾诩听后没有说话。
“襄阳,需要老师在暗中坐镇了。”曹昂继续道:“特别是此前定下的那些事,交给别人,学生是不放心的。”
“公子,您要考虑清楚。”
贾诩表情正色道:“眼下对江东的动向,我军尚未探查清楚,公子如此早的就下决断,是会影响到对时局判断的。”
“学生明白。”
曹昂正色道:“这的确是不该说的,但学生知道,这一战必须要去,即便学生想留在襄阳坐镇,孙策也定会想尽办法叫学生亲征的。”
贾诩沉默了。
对此,他是有了解的。
自被曹昂一次次挫败后,孙策对其之恨,这人尽皆知的事情。
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这摆明就是孤注一掷的选择。
要么赢,顺势破局。
要么败,等待倾覆。
这对于孙策而言,没有第三种选择了,如此境遇下,孙策又如何能留手呢?
而站在孙策的角度,无疑对他最有利的,就是把曹昂给逼出来,这样有些时局才能脱离曹昂的掌控,继而出现可能有的更多变数。
这还不算完呢。
如果说能够在战场上,设法将曹昂给除掉,那他势必会赢的此战。
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基于这一前提,足以可预判到孙策的攻势一旦发动,势必是惊天动地的。
也是这样,曹昂才会在什么都没定下,就下定了决心。
“要做的那些事,是不容有任何闪失的。”
迎着贾诩的注视,曹昂语气铿锵道:“曹氏走到今日,是极为不容易的事,学生不能因为自己,导致有意外发生,真要是那样,学生会后悔一辈子的。”
“诩,明白了。”
贾诩点头应道。
而在此等态势下,堂外响起了脚步声,曹昂轻呼一声,目光再度聚焦在舆图上,这一刻,他的心是前所未有的安定。
“公子!!”
“公子!!”
一道接一道声音,在曹昂的耳畔响起,听到这些的曹昂,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眸中却闪烁着精芒。
在他的心底燃起了斗志。
既然孙策想玩破釜沉舟这一套,那他就奉陪到底!!
说实话,对于曹昂而言,针对如何攻伐江东,他心中是有很多想法的,而让曹昂能高看孙策一眼的,无疑是选择今下的方式,因为这才符合孙策的脾性,江东小霸王!!
曹昂倒是想要看看,与记忆中不一样境遇的江东小霸王,到底能迸发出怎样的能量出来,这一仗如果能载入史册的话,那势必是不一样的。
喜欢。
第180章 风云突变(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