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蛋黄馅,五指轻巧收拢,让酥皮如花苞般自然收口。这手法小林练了七年,如今已能捏出精致美观的酥点造型。
烤制用传统的吊炉,以梨木为柴。生坯入炉先文火定形,待酥皮微黄转武火焙烤,最后用余温煨透。如此烤出的酥饼,方能外酥内润,入口生香。
帘外传来轻微的咳嗽声。一位年轻书生倚在门边,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书页。34;近日总觉得口干舌燥...34;他声音略显沙哑,面色微红。我注意到他干燥的嘴唇和略显疲惫的神情,这是秋燥伤津之兆。
我奉上一枚新出炉的豆沙蛋黄酥。他小心接过,轻咬一口。酥皮应声而碎,馅心温润咸甜。渐渐地,他紧绷的神情渐渐放松,轻声说道:34;这滋味...让人想起家乡的中秋月饼...34;
这让我忆起师父的教诲:润燥生津如文火慢煨,贵在恰到好处。如今这豆沙蛋黄酥,已成为药膳馆秋分时节的珍品。那些被秋燥所扰的人,总能在这里找到滋润。
暮色渐浓时,我独坐院中。炉余温尚存,豆沙的甘甜与蛋黄的咸香在秋夜中交融。忽然领悟,药膳之道,就是以应时之物,用心烹制出熨帖身心的滋味。正如这豆沙蛋黄酥,外酥内润,咸甜相宜,恰似秋月清辉,柔和宜人。
檐外新月如钩,蟋蟀低吟。明日还会有新的食客踏月而来,带着各自的故事。而这一枚酥点,将继续滋润每一个需要安抚的心灵。
喜欢。
第243章 豆沙蛋黄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