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如此炖出的羹汤,方能清润甘甜,入口即化。
塑形时更需用心。取炖好的银耳置于白瓷碗中,将雪梨块摆成花瓣状,枸杞点缀其间,让羹汤如雪中红梅般雅致。这摆盘手法小林练了六载,如今已能摆出栩栩如生的图案。
门外传来细微的咳嗽声。一位老者拄着杖缓缓行来,手指微微颤抖。34;连日燥咳...夜不能寐...34;他声音沙哑,眼带血丝。我注意到他干裂的嘴唇和泛红的颧骨,这是肺燥阴伤之兆。
我奉上一碗新炖的银耳雪梨羹。他小心接过,轻轻舀起一勺。羹汤清亮,银耳柔滑。渐渐地,他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轻声叹道:34;润泽...像是...久旱逢甘霖...是真好吃啊。34;
这让我想起师父的教诲:滋阴润燥如文火慢炖,贵在持之以恒。如今这银耳雪梨羹,已成为药膳馆大寒时节的珍品。那些被冬燥所扰的人,总能在这里找到滋润。
暮色渐沉时,我独坐灶前。砂锅的余温尚存,银耳的清香与雪梨的甘甜在寒夜中交融。忽然明白,药膳之道,就是以应时之物,用心烹制出滋润身心的滋味。正如这银耳雪梨羹,清甜润泽,甘而不腻,恰似冬日暖阳,温润人心。
檐外新月如钩,寒星寂寥。明日还会有新的食客踏寒而来,带着各自的故事。而这一碗甜羹,将继续滋润每一个需要抚慰的心灵。
喜欢。
第246章 银耳雪梨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