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火腿、干贝吊的汤头。34;
层层码放是学问。紫砂坛底垫竹篦,先摆猪蹄、鸡块,次放鲍鱼、海参,再铺花菇、干贝,最上层是鸽蛋、鱼翅。每铺一层,浇一勺高汤。
封坛最是关键。我用荷叶封口,扎紧麻绳。34;小火慢煨十二个时辰。34;郑淮安将坛子移入炭炉,添上银炭,34;火不灭,气不漏。34;
等待时光漫长。小林守着炉火,不时添炭。郑淮安擦拭着刀具,我翻阅着《随园食单》。厨房里只有炭火噼啪声,和渐渐弥漫的香气。
开坛时刻,蒸汽腾空而起。香气如实质般弥漫,鲍鱼的醇、海参的鲜、火腿的咸、花菇的香,交融成难以言喻的复合香味。汤汁金黄浓稠,食材形态完整却已酥烂。
舀起一勺,汤浓挂唇。鲍鱼软糯,海参Q弹,鸽蛋香滑,花菇吸饱汤汁。郑淮安眯眼品味:34;师父说的39;坛启荤香飘四邻39;,就是这个意思了。34;
小林捧着碗,小口啜汤:34;鲜得眉毛都要掉了。34;她忽然指着窗外:34;快看!34;几只野猫蹲在墙头,仰头嗅着空气。郑淮安哈哈大笑:34;连猫都跳墙来了!34;
余汤不舍浪费。我取来白菜心,焯水后浸入汤汁。郑淮安揉面做拉面,小林切葱花。简单的白菜面,因着佛跳墙的余韵,竟成了至味。
夜深时,炭火渐熄。我们围坐厨房,碗中盛着最后一点精华。郑淮安哼起闽南小调,小林学着打拍子。紫砂坛静立灶上,坛身还留着岁月的温度。这一坛佛跳墙,炖煮的不仅是山珍海味,更是时光沉淀的味道。
喜欢。
第251章 佛跳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