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确保后凉国土上氐族人的安全,同时要给予后凉子民与羌族同等的待遇。只是,要想达成这些条件,谈何容易?需一位能言善辩且勇气非凡之人前往姚兴军营游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杜进听闻,不假思索地站出来,表示愿为吕隆分忧。与此同时,慕容轩和林婉清也挺身而出,表明他们与姚兴有过交集,知晓姚兴的出身秘密,且二人如今武功精进,即便谈判不成,也能全身而退。一番犹豫与商讨后,吕隆和杜进认为慕容轩和林婉清确是前去谈判的合适人选。
很快,慕容轩和林婉清怀揣着吕光的遗诏与吕隆的降书,毅然踏入姚兴的后秦军营。姚兴乍闻二人到来,眉头瞬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冷冷说道:“让他们回去,朕不想见这二人。”
使者面露难色,说道:“陛下,他们带着吕隆的国书,说是有重要之事相商。”
姚兴冷哼一声,沉吟片刻,终究还是说道:“罢了,让他们进来。”
慕容轩和林婉清步入营帐,姚兴坐在主位上,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慕容轩率先开口:“陛下,我们此次前来,是代表后凉皇帝吕隆,希望能与陛下商讨投降之事。”
姚兴冷笑一声:“投降?后凉如今已危在旦夕,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吕隆还有何资格与朕谈条件?”
林婉清赶忙说道:“陛下,吕隆虽愿投降,但也希望陛下能保证后凉皇室成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后凉国土上氐族人的安全,同时给予后凉子民与羌族同等的待遇。”
姚兴脸色瞬间铁青,怒喝道:“荒谬!他吕隆自身难保,竟敢向朕提如此条件!这分明是在威胁朕!” 说罢,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指着慕容轩和林婉清的额头怒骂道:“你们二人,屡次坏朕大事,如今还有脸来为吕隆说项!莫不是以为朕不敢杀了你们!”
慕容轩和林婉清却出奇地冷静,慕容轩神色镇定地说道:“陛下,还请息怒。我们理解您的愤怒,但此时也请听我们一言。陛下刚与北魏大战,国力尚未恢复,此时若再对姑臧城发动强攻,即便能取胜,也必将损耗惨重,这对陛下的宏图大业并无益处。”
姚兴怒目而视,却并未打断慕容轩的话。慕容轩继续说道:“再者,若陛下的身世秘密被公开,恐怕会引起国内动荡。陛下能稳坐皇位,正是因为众人皆以为您是羌族正统,若此秘密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林婉清也接口道:“陛下自幼受鸠摩罗什大师讲经熏陶,心怀仁慈。此次若能和平接受后凉投降,不仅能避免生灵涂炭,更能彰显陛下的仁德,于陛下的声誉而言,亦是美事一桩。”
姚兴面色阴晴不定,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权衡利弊。许久,他停下脚步,目光依旧冰冷,但语气已稍缓:“你们说得虽有些道理,但朕如何能相信你们?又如何能保证吕隆不会再有其他心思?”
慕容轩说道:“陛下,我们愿以性命担保,吕隆是真心投降。而且,如今后凉已无反抗之力,陛下接受这些条件,并无太大风险。”
姚兴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缓缓说道:“罢了罢了,朕就答应你们。但若是吕隆敢有丝毫反悔,朕定不会轻饶!”
至此,建国仅 17 年的后凉宣告灭亡。姚兴后秦的版图如愿伸向了河西走廊。
后凉灭亡后,西域以及丝绸之路上大量的佛教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内地。河西走廊上,本就有众多为躲避战乱而来的汉人,他们在此创造了璀璨的文明。
如今,这些文明与佛教文化一同反向传入关中。一时间,后秦境内兴起了一股佛教热潮,寺庙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僧尼数量大增。佛教的慈悲、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后秦百姓的思想与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河西走廊的汉人文明也促使后秦的羌族人逐渐汉化。羌族人开始积极学习汉人的礼仪、文化、技艺,从日常语言到风俗习惯,从服饰风格到饮食偏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与汉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渐渐融入中华大家庭。这一场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中华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书写着民族融合的新篇章。
后凉灭亡后,南凉、北凉和后秦按照约定瓜分其国土。
南凉得到了姑臧以南的部分土地,这些区域多山川险阻,与南凉原本的领土相连,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势力范围,增强了南凉的战略纵深。
北凉则获得了后凉西部靠近大漠的领土,这些地区虽气候干旱,但因处于丝绸之路要道,商业贸易发达,北凉借此控制了更多的商路,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后秦占据了后凉的核心区域,包括都城姑臧以及周边的肥沃土地,其版图成功向河西走廊扩张,国力得到极大增强,成为当时北方的强国之一。
喜欢。
第202章 后凉归降后秦定西北,丝路佛教借势入中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