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8章 验证(二)[2/2页]

回到明朝去种地 公羊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金幼孜接过放大镜,调整好角度和位置,然后道:“殿下您看此处。”
     朱瞻基凑上前,仔细瞧去,之间放大镜的正中间,两枚龙鳞重叠之处,隐约可见两个篆书写就的字。
     “第一个似乎是‘孙,第二个~似乎……是一个‘寿字。”第一个字还好些,可是第二个字只能看一个大概的轮廓,因此朱瞻基有些犹豫。至于为什么说是“寿”字,因为这个字的轮廓和这枚印玺上“既寿永昌”的寿形状十分相似,因此朱瞻基才有此论断。
     金幼孜点点头,这和他的看法不谋而合。
     李如柏听到这话心中有些惊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微雕手法?那个龙鳞他知道,大小比芝麻粒还要小一些,要在这上面刻两个字,而且还是在重叠之处……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
     而且,李如柏拿出来的放大镜按照后世的倍数说,最少是十倍镜,就这般也都只能勉强看到,简直不敢相信这字是怎么刻上去的……
     一旁的胡广和杨荣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长孙殿下好眼力,微臣也认为是‘孙寿二字。”
     杨荣接着道:“唐、宋两朝皆有记载,曰传国玉玺乃咸阳玉工孙寿所制,据说这孙寿亦称王孙寿,乃秦代咸阳第一玉工。如此看来,这枚传国玉玺倒是有几分像是真品了。”
     “但是也不排除有人故意借此造假的可能性,毕竟这件事,秦、汉等的正史中都未曾有记载,单凭唐、宋两朝的记载,还不足以为证。”胡荣想了想道,随后又指着印玺背面缺了一角的龙首道:“不过从这损毁的情况来看,和史料中记载的真品几乎一般无二。”说罢摇了摇头,自嘲了一声,显然这番前后矛盾的话语也让他自己纠结不已。
     “几位大人,既然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门道来,依我看,咱们还是先看看这印文吧……”金幼孜缓缓沉吟道。
     印泥是现成的,很快一方印文就出现在了宣纸上。几人看了宣纸上的印文之后,有些争执不下。
     看着印文,金幼孜点点头道:“据《吴书》以及《玉玺谱》记载,传国玉玺上的印文正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看样子,这印文应当差不了。”
     一旁的杨荣摇摇头道:“金大人这话有些过于果断了些,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器,怎可如此轻易就下定论?本官先前曾研究过应劭的《汉官》以及皇甫谧的《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敢问金大人,这‘且康、‘永昌二字,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呢?”
     还不待金幼孜发话,胡荣突然道:“恰巧本官前几日读《宋书·志礼五》,书中南朝梁人沈约道:‘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由此可见,这传国玉玺上的字也有可能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八个字。”
     一时之间,三人有些争执不下。
    喜欢。
  

第288章 验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