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眼里满是欣慰,“咱们的努力被看见了,以后不会再缺资源了。这要谢谢晓慧的画,更要谢谢咱们每个人的坚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午第三节课,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果然来了,一共三个人,还带着笔记本和摄像机。楚运欢早就准备好了“复课班进步数据”,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6人进入全校前 50,其中楚运欢第 8名,王强体育特长生合格;全班平均分从去年的 350分提升到 480分,物理平均分提升 42分,语文作文平均分提升 15分……”
他站在会议室中央,手里的文件夹被攥得紧紧的,却条理清晰地汇报:“这是我们的错题本共享记录,每个人都有‘互助对象;这是我们的实验课替代方案,用玉米地、水桶做模拟实验,楚运欢还整理了‘农具物理笔记;这是我们的心理互助记录,吴文娇之前有考前焦虑,现在通过画画、呼吸训练,症状已经减轻很多……”
工作人员一边记一边点头,还时不时提问:“你们说的‘玉米地讲物理,能具体举个例子吗?”楚运欢立刻翻到笔记里的“杠杆原理”那页,上面画着玉米杆和锄头:“比如讲‘动力臂,我们就用玉米杆弯腰,手抓的位置不同,弯腰的力度也不同,大家一下就懂了。”
林校长站在旁边,脸色越来越难看,手指紧紧攥着西装下摆,指节都泛了白——他没想到复课班居然有这么详细的进步数据,更没想到楚运欢会把“资源被砍”的事委婉地融入汇报,让工作人员频频看向他,眼神里满是质疑。
“林校长,”工作人员突然转头,语气严肃,“关于复课班资源分配的问题,你们提交的调查报告里说‘资源优先给重点班是为了提升升学率,但根据我们了解,复课班的进步幅度并不小,这种区别对待,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
林校长张了张嘴,想辩解却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手指攥得更紧,西装下摆都被捏出了褶皱。楚运欢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想起第一次见林校长时,他说“复课班就是拖油瓶”,而现在,他们用数据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不是拖油瓶,是敢追光的人。
汇报结束后,楚运欢走出会议室,正好遇见赵晓慧和吴文娇。赵晓慧手里拿着刚画的漫画,是“复课班和教育局工作人员一起看进步数据”,上面的林校长画得小小的,缩在角落,逗得吴文娇直笑。“怎么样?”赵晓慧问,眼里满是期待。
“挺好的,”楚运欢笑着点头,把文件夹递给她们看,“工作人员说会督促学校整改,以后咱们的资源不会再被砍了。”吴文娇看着数据上的“平均分提升 130分”,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那些熬到后半夜的刷题、偷偷掉过的眼泪、对抗焦虑的日子,都没有白费。
傍晚的夕阳把校园染成了橙红色,复课班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做新的模考卷,笔尖划过纸页的“唰唰”声格外清脆。赵晓慧在画“复课班喜提新资源”的漫画,吴文娇在帮刘萌萌改作文,楚运欢在给张磊讲物理题,王强则在操场帮体育生背英语单词,篮球砸地的声音和背书声混在一起,像首特别的“冲刺交响曲”。
林校长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复课班的方向,心里满是复杂——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确实小看了这些复课生,他们用团结和努力,打破了他的偏见,也让他明白,教育的公平,不该用升学率来衡量,每个努力追梦的孩子,都该被看见、被尊重。
楚运欢坐在课桌前,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距高考还有 30天,资源问题解决了,吴文娇的乌云散了一点,我们离博川师范,又近了一步。”他抬头看向窗外,赵晓慧的漫画贴在教室后墙,阳光落在上面,“我们不只是复课生,是追光者”的标题格外醒目,像在为他们的梦想,照亮了前方的路。
而此时的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复课班的材料,准备形成“教育公平典型案例”,推广他们的“互助学习法”。或许连赵晓慧自己都没想到,她的一支画笔,不仅画出了复课班的故事,还为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争取到了公平追梦的机会。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吴文娇做完一套数学卷,抬头时看见赵晓慧正在画“博川师范的玉米地”,楚运欢在旁边帮她标注“玉米苗的间距”,王强则在黑板上画“篮球抛物线”,准备明天教体育生背单词。她突然觉得,高考不再是可怕的难关,而是通往梦想的大门,而她身边,有最好的伙伴,最温暖的集体,还有那支能画出光的画笔,陪着她一起,推开那扇门。
喜欢。
第九十章 画笔下的声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