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本放在“资源共享角”:“这里面有楚哥教我的‘农具受力法,大家可以借去看!”刘萌萌也递来语文素材本:“我整理了‘乡村故事素材,里面有咱们复课班的事,作文肯定能用得上!”吴文娇则把玉兰花瓣分给大家:“夹在笔记本里,复习累了看看,能放松心情。”
而校门口,赵晓慧刚把漫画贴好,就围过来不少家长。有个穿碎花衫的阿姨掏出手机拍照:“这学校也太偏心了!复课班的娃这么努力,还不给新资料,我得发到家长群里让大家评评理!”旁边的大叔也跟着点头:“我家娃也在复课班,上次模考进步了 50分,凭啥被这么对待?”
就在这时,林校长陪着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路过,看见漫画脸色瞬间沉下来,对着保安吼:“还愣着干啥?赶紧撕了!影响学校形象!”保安刚要伸手,楚运欢突然冲过来拦在前面,手里还举着那本旧教案:“林校长,您撕得掉画,撕不掉我们的努力!我们用旧题照样能进步,用黑板照样能讲懂物理,您凭啥用资源逼我们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凭啥区别对待?”围观的家长纷纷围过来,有人举着手机拍视频,有人对着林校长质问。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皱着眉,让林校长给个说法:“林校长,上次就跟你说过要公平分配资源,怎么还出现这种情况?”
林校长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只能眼睁睁看着家长们把视频发出去。不到半小时,本地教育论坛就出现了“县一中复课班资源被砍”的帖子,下面的评论很快破了百:“支持复课班维权!”“凭啥用升学率剥夺孩子的机会?”
楚运欢看着手机里的帖子,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家长的支持,有李老师的守护,有伙伴的团结,就算林校长再怎么施压,也打不垮他们。他回头看向教室,吴文娇正帮同学整理“呼吸训练口诀”,王强带着体育生在操场练投篮,赵晓慧还在画新的漫画,阳光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像撒了层金粉。
傍晚的夕阳把校园染成了橙红色,楚运欢把李老师的旧教案放在“资源共享角”最显眼的位置,教案扉页的“错题是路标”旁边,他加了片玉米叶和玉兰花瓣,写着“复课班的路,靠自己走出来”。吴文娇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温牛奶:“张阿姨让我给你的,说喝了能安神。咱们今天的呼吸训练,我练了五遍,已经能记住口诀了。”
楚运欢接过牛奶,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笑了:“等高考结束,咱们去博川师范的玉米地,把这些花瓣和玉米叶埋在土里,当成咱们的‘纪念好不好?”吴文娇点头,指尖碰了碰口袋里的星星灯:“好!还要把李老师的旧教案带去,告诉她我们没让她失望。”
而校长办公室里,林校长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教育论坛的帖子已经被顶到了首页,教育局的电话刚挂,要求他“三天内整改,恢复复课班资源”。他看着复课班的名单,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被他视为“拖油瓶”的学生,比他想象中更坚韧、更团结。
楚运欢不知道林校长的纠结,他只知道,接下来的 25天,就算没有新的多媒体,没有最新的模考卷,他们也能靠自己的努力,靠彼此的支持,走到高考的考场。因为他们是从玉米地里长出来的孩子,懂的“扎根”的道理,就算遇到风雨,也能稳稳地生长,朝着阳光,朝着博川师范的方向,坚定地前进。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楚运欢帮张磊讲物理题,用的还是“抽水机受力法”;吴文娇在整理“抗幻听小纸条”,上面画满了玉米和玉兰;王强在黑板上画“篮球放松操”;赵晓慧在画“复课班追梦图”。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偶尔的讨论声、窗外的风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抗争夜曲”,陪着他们,在高考前的最后时光里,书写属于复课班的故事。
喜欢。
第九十七章 心理诊室的玉米口诀与资源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