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0章 树不说话,但根记得[2/2页]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竟凭空浮现出无数密密麻麻的脚印——那是农夫的草鞋印,妇人的绣花鞋印,孩童天真的赤足印,士兵磨穿的战靴印……层层叠叠,数之不尽,每一个脚印所指的方向,都惊人地一致——麦城。
     那是凡人的脚步,却踏出了神明亦为之战栗的轨迹。
     神使心神剧震,他手中的龙气诏书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点燃,金色的火焰冲天而起,却未伤及他分毫。
     诏书在烈焰中化为灰烬,飘飘扬扬落下时,竟在空中拼出了四个触目惊心的大字:民不认命!
     话音未落,神使身上的金甲寸寸崩解,化作齑粉。
     他那由神力凝聚的躯体,也随之如风中沙砾,烟消云散,彻底消散于这片拒绝天命的土地上。
     关羽那缕不灭的残魂,进行了最后一次显化。
     地点就在成都城外三里,一口早已废弃的古井旁。
     这里,是城外所有小树根系在地底交汇的核心。
     他不再有威风凛凛的形态,甚至没有固定的人形,唯有一团明灭不定的青光,如风中残烛,又如初生婴儿的呼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将自己仅存的,那份贯穿一生的执念,尽数凝成一滴重如山岳的“心髓”,缓缓滴入井底的淤泥之中。
     刹那间,整口古井仿佛活了过来。
     井水剧烈翻涌,却清澈异常。
     一片片铁锈色的叶芽从井底淤泥中破水而出,漂浮在水面。
     每一片叶芽,都像是一段被时光和强权掩埋的往事,带着金戈铁马的悲怆与不甘。
     与此同时,祭坛深处,老长老那最后一道印记也悄然消散,一道低语如风,拂过整片蜀地:“从此,不再有神谕,只有人心称量是非。”
     那一夜,成都城中九十九口井,无论此前是清是浊,皆变得澄澈见底。
     百姓们惊异地发现,井水照出的不再是自己的脸,而是各自心中最不敢忘却,也最不愿忘却的画面。
     有人看见了麦城冲天的火光与那声决绝的“随我赴死”,有人看见了桃园中意气风发的结义瞬间,也有人看见了自己曾经为了苟活而对权贵卑躬屈膝、谄媚堆笑的丑陋模样。
     七日后,成都百姓自发地聚集在城外那排小树下。
     没有人号召,没有人组织,却人人携来一捧家乡的土,一截新折的枝,一碗清冽的井水。
     他们沉默地将泥土堆积,将石块垒砌,围着那排小树,筑起了一圈古朴而庄严的石坛。
     有孩童捡来石片,在坛石上歪歪扭扭地刻下一个“义”字;有白发苍苍的老兵,将自己珍藏的断刀深深埋入坛基的土中;有妇女,将灶膛里的灰烬与盐粒洒在石坛周围。
     这不是祭神,这是在祭一条由他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就在众人低头默立,气氛肃穆到极点之时,地面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一根全新的青金藤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粗壮凝实,猛地破土而出。
     它没有理会众人,而是径直缠上了石坛中央最高的那棵树,沿着主干,坚定而缓慢地向上攀爬。
     它没有触及天空,也没有惊扰云层,只是在堪堪抵达树顶之时,停了下来,盘绕成一个完美的圆环。
     那圆环,似加冕的王冠,似束缚的铁枷,更似一个永恒的誓言。
     风过林梢,发出呜呜的声响。
     在场千千万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在同一瞬间,听见了一个低沉的,不知从何而来的声音。
     那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又仿佛来自地底,来自每一个人的心底,字字清晰:
     “你们走的每一步,我都算着数。”
     而在遥远的,凡人足迹从未抵达的雪峰之巅,那只曾印下第一个赤足印记的地方,一根纤细却坚韧无比的新藤,已悄然缠上了第一缕流动的云气,正一寸一寸地,向着更高,更远,更未知的苍穹之上延伸。
     仿佛在说:我在上面,等你们上来。
    喜欢。
  

第400章 树不说话,但根记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