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6章 我走了,但你们还在走[2/2页]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下。
     紧接着,江河倒灌,大地悲鸣,九州之内,无数生灵在灭世般的景象面前瑟瑟发抖,陷入最深的惊恐与绝望。
     可就在这时,那股消散于天地间的意志,关兴最后的引导,悄然抵达每一个“行走者”的心头。
     没有言语,只是一道清晰的意念。
     面对天威,不挡,不抗,亦不退。
     于是,在星光即将毁灭一切的刹那,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被倒灌河水即将淹没家园的渔夫,没有逃跑,而是死死抱住了自家门前的顶梁柱;在山崩地裂中,一位母亲没有奔向空旷地带,而是用身体护住了摇篮里的孩童;一名地方小吏看着从京城快马送来的、要求献城投降于“天威”的诏书,在漫天飞石中,他没有遵从,而是将那份降书撕得粉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抱柱不放,护住孩童,撕毁降书……千万个类似的、微弱却决绝的“不退”之举,在同一时刻发生。
     千万股看似渺小如尘埃的意志,汇聚成一股逆流,沿着那青金色的地脉根网,悍然冲向天穹。
     这股意志洪流并非能量,无法与星辰之力对撞。
     但它是一种“理”,是生灵“存续之理”,直接作用于“寂灭星轨”那冰冷的“毁灭之理”上。
     就像一滴墨水滴入清水,逻辑被扰乱了。
     原本精准无比的星辰轨迹开始出现毫厘之差,而对于天道而言,毫厘之差,便是万丈深渊。
     天象彻底紊乱,被强行牵引而来的星辰之力失去了目标,在天穹之上狂乱地冲撞、湮灭,最终形成一股恐怖的反噬之力,狠狠地轰向了天外那规则的源头。
     天穹之上,那只俯瞰九州万古的巨大天眼,在剧烈的震颤中,缓缓闭合。
     那道贯穿天际的红痕,如同伤口愈合般,寸寸消散。
     天道最后的残念,终归沉寂。
     天空,恢复了前所未有的湛蓝。
     地脉核心,那棵贯通天地的巨树内部,关羽最后一丝残魂也如风中残烛,缓缓消散。
     在彻底归于虚无之前,他将自身最本源的一缕灵光,注入了树心处一口名为“心镜”的古井之中。
     井水瞬间沸腾,随即又归于平静,但水面却变得如同一面打磨得最光亮的镜子。
     此井,化为“永恒之鉴”。
     从此,人间的是非曲直,善恶对错,不再由任何至高的权力或天命来书写。
     它将由每一代人,用自己的选择,不断地重铸与定义。
     井水永不枯竭,凡饮此水者,未必能得到神力,却必然要经历一次直面灵魂深处的拷问。
     后世,有饮此水后幡然醒悟、散尽家财的巨富;有饮此水后弃刀归隐、终生忏悔的刺客;更有一代雄主,在即将一统天下之际,饮水后看到了自己若继续前行,天下将烽烟再起、生灵涂炭的未来,最终选择退位让贤。
     星河之上,一道横跨天际的虹桥悄然铺就。
     那道因使命完成而获得最终解脱的身影,终于迈出脚步,踏入了那绚烂的光流之中。
     天地无声,九州万籁俱寂,所有生灵都仿佛在为他送行。
     就在他的身影即将彻底消失在光流尽头之际,雪峰之巅,那枚曾镇压一切的无字印玺,忽然爆发出万丈青金光芒。
     光芒之中,浮现出千千万万张面孔——有犁地的农夫,有浣纱的妇人,有戍边的士卒,有呀呀学语的孩童。
     他们望着那即将远去的身影,齐声低语。
     那声音不似祈求,也非呼唤神明,只是一句简单而有力的承诺:
     “我们继续走。”
     虹桥上的身影微微一顿,仿佛隔着无尽时空,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随即彻底化作光粒,消散而去。
     而在人间,就在麦城那条荒芜的旧道上,第一座无名之碑被默默地立起。
     石碑上没有任何文字,没有任何功绩的颂扬,只有一道深深的、仿佛刚刚印上去的足迹,被永远地刻入石中,坚定地指向远方。
     风吹过林梢,卷起一片落叶,仿佛带来了一声极轻、极遥远的回应。
     “好。”
     麦城旧道上,那道刚刚被刻入石中的足迹,还带着一丝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余温。
     晨间的浓雾尚未散去,笼罩着石碑,也笼罩着这条通往未知前路的古道。
    喜欢。
  

第406章 我走了,但你们还在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