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所过之处,朱砂御笔写就的墨迹竟如活物般蠕动起来,迅速消融、重组。
转瞬之间,洋洋洒洒的封赏之词,尽数化作了八个沉雄古朴的大字——“民之所向,即神所归”。
更令人魂飞魄散的一幕发生了。
那份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诏书,在没有一丝火星的情况下,竟从中心开始自燃。
它燃烧得没有丝毫烟火气,只有一片温和的赤色光焰。
灰烬并未落地,而是化作一缕青烟袅袅升空,冲出庙宇,在九天云层之中,缓缓拼凑出了一个巨大无朋的“义”字!
那字迹铁画银钩,力透云霄,任凭罡风如何吹拂,都久久不散。
庙堂内外,百官噤若寒蝉,齐刷刷地伏跪在地,连头都不敢抬起,无人敢言。
随着那个“义”字定格在天空,关羽那最后一丝残魂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关兴那徘徊的意志也失去了最后的形体,化作了纯粹的守护意念,融入了华夏大地的山川龙脉。
从此,世间再无关公显圣。
然而,一种新的传说却开始流传。
每当乱世将起,忠良受冤,或是山河破碎之际,总会有一阵青色的风掠过各地关庙,吹动庙前那面“忠义”大旗。
旗幡在风中烈烈作响,其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会瞬间凝固成一刀、一枪、一印、一冠的清晰形状,宛如一道天授的兵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边关的将士若得见此景,无不士气大振,以一当百;深陷囹圄的义士抬头望见墙上倒映的刀影,则会含笑赴死,从容不迫。
渐渐的,民间有了一句新的俗语:“关老爷不登天,是因为——他比天还高一点。”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
现代都市的喧嚣中,一座重建的关帝庙前,一个背着书包的少年正低头翻看着一本泛黄的古籍。
书页的最后一行字,仿佛是刚刚才悄然浮现上去的:“他没成仙,因为他早就是了。”
少年刚刚读完这句,一声悠远而古老的钟鸣,毫无预兆地从庙宇深处响起。
咚——!
那钟声仿佛并非来自人间,带着一股穿透灵魂的肃穆与威严。
少年猛地抬头,惊愕地望向庙宇。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第二声,第三声钟鸣接踵而至。
这并非孤例,在这一瞬间,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全国上下九十九座有记载的关帝庙中,无论古老还是新建,无论大小,庙中的铜钟竟在同一时刻无风自鸣,以完全相同的频率,同步敲响。
一声,两声,三声……七十一声……钟声持续不断,如同天地的脉搏,一声声叩问着古今。
也就在此时,雪域高原之巅,那株通天巨树的顶端,那滴停滞了许久的青金露,终于缓缓坠下。
它穿过云海,掠过山川,最终无声无息地渗入了巨树虬结的根脉之中。
刹那间,巨树之心,一缕炽烈的赤焰冲天而起,它穿透了厚重的大气,撕裂了苍茫的云层,如一道红色的天柱,直入星河。
那原本威严无比,俯瞰众生的天门,竟在这道赤焰的映照下,缓缓下倾,其姿态,宛如在向这片生养忠义的人间大地……叩首。
风中,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彻古今,传入每一个生灵的识海深处。
“从今往后,不是人拜关公……是道,敬忠义。”
钟声仍在回荡,仿佛在为这全新的法则加冕。
第七十二响的槌音,正在酝酿。
喜欢。
第419章 他不登天,天自来拜[2/2页]